老摩根是美國著名的“大財閥”,當年靠賣雞蛋和開雜貨店起家。由於知道成功的不易,在經濟條件改善以後,他對孩子的要求仍然非常嚴格,規定孩子每個月必須通過幹家務來獲得零花錢。

    為了多得到一點錢,幾個孩子都搶著幹家務。托馬斯的年齡是幾個孩子中最小的,所以他老是搶不到活幹,因為沒有那麽多錢,他反倒非常節省。老摩根知道後,意味深長地對托馬斯說:“不要一直想著去怎麽節省,而應該想想怎麽才能多幹活多掙錢。”

    在那之後,托馬斯想了很多能幹活的點子:去發報紙、收廢品、賣飲料……通過自己的努力,托馬斯手裏的零花錢也漸漸多了起來。

    長大以後,托馬斯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回想自己的童年時光,他十分感謝父親對自己的財商教育。

    老摩根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西方人崇尚的一種金錢觀——“再富不能富孩子”。富翁們都意識到:讓孩子擁有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成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他們通常給孩子的都很少,並鼓勵孩子自己去打工掙錢,從而讓孩子明白金錢的獲得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隻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再節儉省錢,手裏的錢還是不多。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開源比節流更重要,隻有學會如何掙錢,才能擁有更多的財富。所以說,讓孩子在頭腦中樹立財富意識非常重要。

    一項研究調查表明,青少年每個月可以動用的金錢,100元以下的占36.5%,101元至200元的占22.1%,201元至400元的占19.2%,401元至600元的占12.9%,601元以上的占9.3%。青少年把零用錢主要花在了衣服鞋襪、休閑刊物、參考書,到西式快餐店消費以及看電影等。

    後續的調查還顯示,39.6%的青少年認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東西”。由此可見不少青少年在購買東西時,很可能是因為旁人的影響或隻是被商品的外觀所吸引,在衝動之下購買了商品,買回來後卻發現並非自己所需要的而閑置一旁。這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一種亂消費、高消費、理財能力差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很有必要在青少年中開展理財教育,讓他們樹立財富意識。然而,大多數的中國家長便會感到困惑,我國傳統的金錢觀念是“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的價值觀,這也導致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在孩子麵前談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