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家長來說,他們可沒有“銅錢臭”的思想,他們鼓勵孩子從小就通過正當的渠道去賺錢。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中小學生在外打工,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

    國內外兒童教育專家一致認為:孩子越早接觸錢,越會理財,長大後也就越會賺錢。而進入21世紀的孩子,更需要這種生存的基本素質——金錢觀念和理財能力。那麽,應該讓孩子知道哪些財富理念呢?

    1.讓孩子樹立賺錢觀念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隻有通過正當的手段去獲取錢財,才是正確的做法;不擇手段地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是可恥的,會受到法律的製裁。父母可以讓孩子先做一些家務,從而獲得相應的報酬,培養理財觀念,但同時還要避免孩子形成金錢至上的觀點。

    2.讓孩子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儲蓄是我們最常用的理財手段,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儲蓄罐,讓孩子把平時省下的零花錢儲蓄起來;或者和孩子一起去銀行開一個儲蓄賬戶,讓孩子知道如何獲得利息。

    3.讓孩子學會精打細算

    雖然現在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都比較好,但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因此,父母可以給孩子製定一個消費計劃並監督其嚴格執行,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也就懂得應該如何節約了。

    另外,父母還要讓孩子認識到財富是人類勞動的結晶,它凝結著父母和廣大勞動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一定要珍惜父母所給的零花錢。

    4.不要盲目地追求財富

    在我們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積累了一些理財和分析判斷的經驗。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擁有必要的財富是個人基本生活的保障,但財富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媒體上所報道的因為錢而鋃鐺入獄的事例,讓他明白什麽樣的錢可以掙,什麽樣的錢千萬不能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