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小雅聰明好學,又懂禮貌,深得老師和父母的喜愛。但這個小姑娘有一個壞毛病:無論什麽事情都要媽媽代勞,自己從來不動手去做。

    早晨,被媽媽叫醒的小雅仍懶洋洋地躺在床上,等著媽媽為她穿衣服,接著,刷牙和洗臉也要媽媽在一旁幫忙。到了晚上,媽媽要幫她鋪好床鋪,洗好腳,她才肯上床睡覺。本來媽媽上班已經夠累的了,回家還要伺候她,所以,這位媽媽是非常地辛苦。可小雅根本就體會不到媽媽的辛苦。

    這個周末,小雅和媽媽一起到公園玩,小雅玩得很累,就和媽媽說:“媽媽,你幫我買瓶礦泉水吧,要涼的!”

    媽媽說:“為什麽你自己不去呢?寶貝,這麽小的事情,你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這時候,小雅大聲地嚷道:“不嘛,我好累,媽媽去,媽媽去!”

    媽媽有些生氣,說道:“那你以後怎麽掙錢,什麽都要靠媽媽來做嗎?”

    小雅說:“當然呀!媽媽勞動賺錢給我花!我就是這麽想的!”

    小雅的話,讓媽媽頓時愣住了。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小雅的現象很普遍,雖然父母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卻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使孩子的生存能力低下,並且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不勞而獲”的種子。

    所有的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才,能自立於社會。但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離不開勞動,就要從心底裏尊重勞動。

    提升財商,提升內心的充實感,就要從獨立勞動開始。這一點,西方研究機構早已得出結論。美國哈佛大學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發現:適量勞動可使孩子快樂。那些童年時參加過勞動,甚至做過簡單家務勞動的人,要比那些小時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並且,他們在成年後,也比那些不勞動的孩子能更加適應社會,賺到更多的錢。因為孩子在勞動中,不僅獲得了才幹,而且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價值。

    所以,對於我們習慣溺愛的中國父母來說,過去的教育方式真的要改一改了。父母們忽視孩子的勞動教育,不重視孩子勞動習慣的培養,使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會做或不願做,這樣的孩子不要說賺錢,就是在社會上獨立生存都是問題。

    當然,要求孩子進行獨立勞動,這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以下幾方麵,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1.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