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又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這就是說,隻有認知敵軍、我軍、天時、地利的全部詳細情況,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贏得戰爭的勝利。而在四者之中,最難測的是敵情,但也有探知的辦法:“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生死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其一是進行認真分析,以探明敵方作戰計劃的得失;其二是挑動敵人,以摸清其活動規律;其三是示形誘敵,以察知所處地形的利弊;其四是進行戰鬥偵察,以窺測其兵力虛實。此外,還可“用間”:“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就是說,要事先察知敵情,既不可迷信鬼神,也不可比附往事或者借助於星象占卜,隻有派人打入敵方從內部刺探軍情。綜上五點,有四點是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來揭示敵軍的內情與活動規律。

    毛澤東在他的軍事著作中,曾三次引用這一千古不朽的軍事格言,給予很高的評價,並從辯證唯物主義的高度,進一步賦予這個命題以新的更深刻的含義。毛澤東認為戰爭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且其規律是可以認識的。他說:“戰爭現象是較之任何別的社會現象更難捉摸,更少確實性,即更帶所謂‘蓋然性’。但戰爭不是神物,仍是世間的一種必然運動,因此,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

    毛澤東認為:孫武這一戰爭規律可知論的“知”是建立在樸素唯物論的基礎上的,他反對有神論,反對用占卜等迷信方式去預斷戰爭的凶吉和勝負,明確提出“勝可知”的思想,認為戰爭的勝負是可以預知的。

    毛澤東科學地闡明戰爭規律的客觀性和可知性,進而把這古老的命題奠定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上。毛澤東指出:“古代中國大軍事家孫武子書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說的,包括從認識客觀規律中的發展規律,並按照這些規律去決定自己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要看輕這句話。”“百戰不殆”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礎之上的,也就是對交戰雙方的所有情況要有深刻而全麵的認識。如果隻了解一方,明於知己而暗於知彼,或暗於知己而明於知彼,這兩種人都不能科學地解決戰爭的規律問題。毛澤東讚揚了孫武“知戰結合”的可貴思想,聯係戰爭實踐,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戰爭認識過程,把這個命題經過深化,發展成為馬克思主義戰爭認識論的重要原理,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毛澤東反對戰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斥之為“削足適履”的行為,他認為指導戰爭必須結合戰爭特點,把握戰爭規律。毛澤東正是充分把握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才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近乎不可思議的勝利,導演出一係列英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在中央蘇區時期,確立了遊擊戰爭的“十六字訣”和“誘敵深入,積極防禦”的紅軍作戰原則,在抗日戰爭時期,確立了“全民抗戰和持久勝敵”的指導原則,在解放戰爭時期,又通過對多年來戰略戰術經驗的總結,提出“十大軍事原則”。他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指導原則,使人民軍隊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2.兵民是勝利之本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非常注重“人”在戰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強調戰爭與人民的重要關係,強調戰爭的正義性。有許多關於“人心向背決定戰爭勝負”和強調人民群眾在戰爭中作用的論述。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生,可以與之死,而不畏危。”《吳子?圖國篇》說:“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管子》說:“必待民之用也,而兵乃勝”。《淮南子》說:“夫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同時,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也非常重視通過“愛民”、“利民”來獲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荀子》指出:“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司馬法》主張:戰事要“不違時,不曆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其民也”。即兼及敵我雙方百姓的利益。

    毛澤東同樣十分重視人民群眾對於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作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人民戰爭的思想。人民戰爭即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廣泛動員人民直接或間接參與戰爭,開展以人民武裝鬥爭和其他各種形式相結合的全民戰爭,是我們黨軍事路線的總概括。其理論基礎就是強調戰爭中人的主體作用,“軍隊的基礎在士兵”,“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毛澤東立即提出,實現全麵抗戰,首要的是實現“兩個總動員”和“兩個結合”。一是“全國軍隊總動員……改造軍隊的政治工作,使官兵一致,軍民一致……以政治條件和物質條件相結合,我們的軍力將無敵於東亞”。二是“全國人民總動員……武裝民眾,實行自衛,並配合軍隊作戰,一句話,給人民以愛國的自由。民力和軍力相結合,將給日本帝國主義以致命的打擊”。在此基礎上,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著名觀點。

    第一,“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思想是“人民群眾是曆史發展的動力”這一曆史唯物主義原理在戰爭問題上的體現和運用。

    毛澤東的這一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民本主義”思想,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如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荀子提出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思想,充分說明儒家認識到民眾是封建統治賴以存在的基礎,這些中國傳統儒家的民本思想,雖然含有民主性的思想,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籠絡民心,維護帝王統治的。這與“人民群眾是曆史發展的動力”這一曆史唯物主義原理的觀點是不一致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