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克服了這一缺點,就把日本侵略者置於我們數萬萬站起來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衝入火陣,我們一聲喚也要把它嚇一大跳,這匹野牛就非燒死不可。”他說,“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因此,“軍隊需和民眾打成一片,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於天下。”他強調“政治上動員軍民的問題”,“這是勝利的最基本的條件”,因為“兵民是勝利之本”。

    第二,民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

    毛澤東把民眾力量比作“銅牆鐵壁”,最充分地肯定了民眾力量在革命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說:“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麽?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麽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圍團結起千百萬群眾來,發展我們的革命戰爭,我們就能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他認為“智慧都是從群眾那裏來的,群眾不是阿鬥,而是諸葛亮。”“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成萬的諸葛亮”。不過,在毛澤東看來,諸葛亮並非像《三國演義》描繪的那樣是全智全能的完人,他借用成語“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來說明:單獨的一個諸葛亮總是不完全的,總是有缺陷的,人民群眾才是最偉大的。毛澤東還說:“我看要是自稱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樣,那種思想是不妥當的。”但是,和封建帝王自稱“天子”相反,毛澤東卻把群眾尊為“上帝”。他在黨的七大閉幕時,作了《愚公移山》的報告,通過中國古代“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來說明“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麽挖不平呢?”縱觀中國革命曆史,人民軍隊以一個又一個的勝仗,實現了由弱變強的轉變,得力於組織和武裝起來的民眾。人民戰爭的曆史,進一步證明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真理。

    第三,戰爭的正義性是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

    孟子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穀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毛澤東經常引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中國成語,作為正義戰爭必勝的依據。這裏的“道”就是指“民心”。不過,他在引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時,不是照搬孟子的仁政觀,而是用無產階級的戰爭觀來闡述正義戰爭必勝的道理。

    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毛澤東通過對中日兩國國情的具體分析,指出:日本雖然軍事上強大,但是“由於日本社會經濟的帝國主義性,就產生了日本戰爭的帝國主義性,它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雖能得到國際法西斯國家的援助,但同時,卻又不能不遇到一個超過其國際援助力量的國際反對力量。這後一種力量將逐漸地增長,終究不但將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並將施其壓力於日本自身。這是失道寡助的規律,是從日本戰爭的本性產生出來的”。中國雖然是一個弱國,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各方麵都顯得不如敵人,但“戰爭是進步的,從這種進步性,就產生了中國戰爭的正義性。因為這個戰爭是正義的,就能喚起全國的團結,激起敵國人民的同情,爭取世界多數國家的援助……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這同日本又是一個相反的對比……由於中國戰爭的進步性、正義性而產生出來的國際廣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總起來說,中國的短處是戰爭力量之弱,而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在其是一個大國家,在其國際形勢之多助。這些都是中國的特點。”毛澤東的分析,肅清了當時國內的一些錯誤思想,確立了全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抗日戰爭的勝利進一步證實了毛澤東的科學預見,說明人心的向背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武器裝備隻是戰爭中暫時起作用的因素。

    在人和武器的關係問題上,自古以來,中國兵家有精辟之見。一方麵看到武器優劣對戰爭的重要。管子說:“兵不完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無甲)者同實。”認為兵不利甲不堅等於赤手空拳,訓練有素的軍隊手持銳利武器,才能製服敵人。另一方麵,看到人的重要性。薑太公對武王說,“用兵之具,盡於人事”,認為武器全在人的掌握運用。孟子則指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毛澤東十分注重武器裝備的重要性,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澤東說:“經過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經濟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國,強大的敵人,弱小的紅軍,土地革命――這是中國革命戰爭四個主要的特點。這些特點,規定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路線及至許多戰略戰術的原則。第一個特點和第四個特點,規定了中國紅軍的可能發展和可能戰勝其敵人。第二個特點和第三個特點,規定了中國紅軍的不可能很快發展和不可能很快戰勝其敵人,即是規定了戰爭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話,還可能失敗。”這種戰爭的持久和“圍剿”、“反圍剿”的戰爭形式,就是基於敵人軍事力量強大、武器裝備優良而決定的。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對速勝論的批判和對抗戰持久性的預測,也反映了他的這一思想。中國革命戰爭進程中“遊擊戰――運動戰――陣地戰――殲滅戰”不同戰爭形式的轉換,也體現了這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