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人,毛澤東在對中國傳統史學的研究中,深受湘學士風的影響。湘學士風的基本特征是強調經世致用。在這種風氣熏陶下,湖南學人大多關心世事,熱衷於投身政治活動,湧現了一大批有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如魏源、譚嗣同、唐才常、黃興、蔡鍔、陳天華、宋教仁等。毛澤東自然受到這一濃厚的文化土壤的強烈感染。正如周恩來在《學習毛澤東》一文中說的:“毛主席開始很喜歡讀古書,現在毛主席做文章,講話,常常運用曆史經驗教訓,運用得最熟練。”

    毛澤東研究中國古代曆史的目的,不隻是為了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立足現實、服務現實,是毛澤東研究曆史的出發點。

    1.重視學習、研究曆史在現實革命中的意義

    毛澤東認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曆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要割斷曆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為此,他向全黨提出了學習曆史、研究曆史的號召。1938年10月,他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學習我們的曆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曆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曆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曆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到我們不少黨員幹部曆史知識的匱乏,他曾尖銳地指出:“研究曆史。雖則有少數黨員和少數黨的同情者曾經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於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曆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而這個又是導致教條主義者錯誤的根源之一。1939年10月,毛澤東在他所寫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明確指出:“一部分同誌曾在這個偉大鬥爭中跌下了或跌下過機會主義的泥坑,這仍然是因為他們不去虛心領會過去的經驗,對於中國的曆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不了解,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沒有統一的理解而來的。”

    2.從古代農民戰爭史中吸取養料

    中國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規模之大,是世界曆史上所罕見的。從秦末陳涉大澤鄉群眾暴動起,到清末義和拳運動止,兩千年中,大規模的農民革命運動幾乎沒有停止過,但其中絕大多數都失敗了。總結曆代農民戰爭失敗的經驗教訓,毛澤東認為流寇主義是其重要原因。1929年12月,毛澤東在《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一文中就指出:“應當認識,曆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境所不許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仍然強調根據地的重要性,1938年5月,他在總結中國曆史上農民戰爭的經驗教訓時指出:“曆史上存在過許多流寇主義的農民戰爭,都沒有成功……隻有徹底地克服了流寇主義,提出並實行建立根據地的方針,才能有利於長期支持的遊擊戰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