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為了試探蔣介石對他的態度,宋哲元給蔣介石打了一個電報,大意是說由於自己應付不當,以致爆發了此次事變;又由於事前沒有做好應變的準備,以致平津不守,有負重托,表示向中央請罪,給予應得的處分。在這個電報裏,宋哲元同時請求以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代理二十九軍軍長職務,他需要稍事休息。

    蔣介石很快回電,不但對於請求處分的問題,避而不談,而且還有幾句安慰的話,並且同意由馮治安暫為代行軍長職務,最後還表示希望他早日銷假。

    不久,宋哲元就又接到了蔣介石一個電報,要他將部隊部署妥當後即赴南京一晤。這個電報又引起了宋哲元的惶惑不安,他猜不透蔣介石是什麽意思。經過同他的高級幕僚計議之後,決定先派秦德純赴南京摸摸底,為他入京見蔣做一些準備工作。

    在秦德純摸底之後,宋哲元才於8月下旬到南京見蔣。蔣介石不但當麵對宋哲元說了些慰勉的話,而且在一次中央軍校紀念周上講話為宋哲元開脫責任,把他在華北的一切對外措施,都說成是按照“中央”的指示辦事,所有一切問題都應該由“中央”負責,也就是說由他蔣介石負責。宋哲元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但這種好心情沒有保留多久,韓複榘的被處死,引起了宋哲元的極大恐慌。

    事實證明,蔣介石對宋哲元還是信不過,並逐步解除了宋的兵權。1938年3月,宋哲元被調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失去了直接指揮軍隊的權力。他怕蔣有一天會找他的麻煩,說不定落得像韓複榘那樣的下場。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華北的事究竟是誰的責任呢?是不是完全由我們來負這個責任?”宋哲元心事很重,終日鬱鬱不樂。

    在宋哲元的晚年,蔣介石的一封信,稱為他醫治心病的“止痛藥”。原來在1935年冀察政委會成立以後,蔣介石曾經給宋哲元寫過一封親筆信,大意是說冀察的事完全由宋全權處理,一切由中央負責。蔣寫此信的用意,無非是表示他對宋的信任和支持,好使宋成為他的忠實工具。在宋哲元晚年失意的時候,就依靠這封信解脫自己。1939年9月宋哲元突患肝病,病情日漸惡化。一直到他病危的時候,還囑咐他的家屬把蔣的這封信編入他的傳記。

    1940年3月,宋哲元回到其夫人常淑青的故鄉四川綿陽療養。宋哲元在彌留之際,勉勵他的老部屬“努力奮鬥,收複失地”!4月5日,宋哲元終因醫治無效溘然長逝,終年54歲。

    宋哲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他內心愛國意識和軍閥意識同樣強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鬥爭中。宋哲元有根深蒂固的軍閥割據思想,在平津的所作所為,一半是為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王國,搞軍事割據。蔣介石對他花過大力氣拉攏,但宋哲元最終還是不肯投懷送抱。盧溝橋事變以後,宋哲元口口聲聲要為馮玉祥的西北軍留點底子,反映出他內心深處對馮玉祥始終高過蔣介石。當時的形勢,蔣介石已經實現統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西北軍多少將領與時俱進,投靠蔣介石,宋哲元對馮玉祥的一片忠心令人慨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