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初期和中期,一些患有恐日病的人堅持說中國不能與日寇作戰,要繼續妥協退讓下去。七七事變後,有人還在宣揚日軍不可戰勝。為此,1937年7月15日,朱德在《解放》雜誌第1卷第12期上發表《實行對日抗戰》一文。

在這篇文章中,朱德表示紅軍願意與宋哲元、馮治安將軍領導的二十九軍合作,把日軍驅逐出去。這篇文章還從日本的對外貿易、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財政收入、軍費開支、軍隊兵員狀況等多方麵,列舉了大量數據,說明日本軍國主義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中國隻要堅持抗日遊擊戰爭,最後的勝利終會是我們中國人民的。

此後,朱德發表了一係列文章,總結了抗日遊擊戰術。從1937年7月至1940年5月,朱德一麵指揮八路軍作戰,一麵公開發表了幾十萬字的關於抗日遊擊戰的論著。最著名的專論有:1938年1月第一次係統地提出了抗日遊擊戰的16條戰術;1938年上海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八路軍的戰略戰術》;1938年抗日救亡出版社出版的《抗日的遊擊戰術》;1938年《文獻》合訂本卷(四)轉載朱德在《新華日報》上的文章《抗日的戰略戰術與建立新軍問題》;1938年8月頑強出版社出版的《遊擊戰爭》;1938年11月解放出版社出版的《論抗日遊擊戰爭》。朱德在這些論著中論述了抗日遊擊戰的一係列戰術問題。

朱德抗日遊擊戰術是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產生的結果,不是靠他冥思苦想定出來的框框條條。他對當時的中國和日本,還包括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都做了一番研究,收集了大量文獻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訪問各種代表人物,認真觀察各處的地形地貌,了解人文風物,思考著遊擊戰術在本地如何發揮效能。朱德是在全麵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周密的分析與綜合,才正確地認識了抗日遊擊戰術。

1938年,中國已失去東北、華北大部,以及江、浙、皖等富庶地區。朱德對這些地區的經濟地位及資源,進行了定量分析,用以說明要發展和擴大抗日遊擊戰爭,用遊擊戰術痛打日寇,不但不能讓日寇有搶占這些資源的機會,並且還應更進一步徹底破壞敵占區域我們所沒有破壞或者未及破壞的資財,使其完全不能使用。

朱德被稱為“紅軍之父”,他提出的關於抗日遊擊戰的十種具體戰術,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作戰,具有重要影響。這十種具體戰術是:第一,襲擊戰術。第二,伏擊戰術。第三,防禦戰術。第四,麻雀戰術。第五,追擊戰術。第六,退卻戰術。第七,破壞戰術。第八,圍困戰術。第九,地道戰。第十,地雷戰。

抗戰初期,朱德率八路軍挺進華北敵後,廣泛開展敵後遊擊戰,打得日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華北敵後根據地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德的抗日遊擊戰術。抗日遊擊戰術不是那種深奧難懂的學問,它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可操作性,廣大指戰員容易掌握並靈活地運用。

抗日遊擊戰略戰術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法寶。在這個過程中,朱德也做出了傑出貢獻。朱德提出的一整套抗日遊擊戰術,與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略觀相輔相成,使中國人民軍隊的抗日遊擊戰略戰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朱德有較長時間直接在前線指揮八路軍抗戰,八路軍人數發展到40多萬,開辟了6000萬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其功績是卓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