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蔣介石和何應欽,實現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合作抗日。這對於統一國民政府決策層的意誌,有著直接的影響。

    在西安事變中,何應欽力主轟炸西安,蔣介石對此耿耿於懷。而在這一次盧溝橋事變的國難之際,他們則是“親密合作”。

    何應欽與蔣介石,一對民國時期的複雜人物,他們之間卻有著說不清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1927年7月,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係公開逼蔣下野,時任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總指揮的何應欽判斷失誤,暗中支持桂係逼宮。蔣何之間的矛盾產生。

    何應欽對蔣介石是有功的。蔣離不開何,何更離不開蔣。當何在白崇禧迫蔣下野時態度曖昧,蔣複職後一怒之下撤了何的一切職務,後經別人圓場,蔣才又委何為北伐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何肚裏有氣,托病於杭州附近莫幹山。蔣親自跑去對何說:“我離了你,沒有問題,照樣幹下去;你若離開我,就無辦法。”何權衡利弊,隻好隨蔣到南京,並被任命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由此對蔣感激涕零。

    1930年3月10日,何應欽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在軍政部長任上一幹十多年,對國民黨的軍製兵製、軍需後勤、國防設施等建設有所籌劃,並實行了征兵製度,軍需獨立等一些措施,為國民黨軍隊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其在官場中較少舞弊,不培植私人勢力,何應欽由此在國民黨中博得“恭謹廉潔”的名聲。

    1933年3月12日,何應欽繼張學良之後,被蔣介石任命為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塘沽停戰協定》和《何梅協定》,讓何應欽受到國人的一片指責,被迫離開北平,到南京繼續當他的軍政部長。西安事變中,蔣、何雖有矛盾,但由於相互之間的依存關係,在蔣回南京後,何仍留任軍政部長一職。

    七七事變發生時,何應欽正在重慶主持整軍會議。接到蔣介石的電令後,他於7月10日晚匆匆飛抵南京。

    國難當頭,蔣何拋棄前嫌,親密合作。蔣介石在廬山,南京那一攤子事情,還得倚仗何應欽來打點。而何應欽對於蔣介石的決策,也都積極執行。

    何應欽對於宋哲元在天津和日本人的周旋並不滿意,希望他迅速離開天津。11日,何應欽密電宋哲元指出:“惟盧事日趨嚴重,津市遍布日軍,兄在津萬分危險,務祈即刻秘密赴保,坐鎮主持。”

    11日晚9時,何應欽在部長官邸大客廳召開盧溝橋事件第一次會議,討論彈藥、糧秣、燃料的準備與儲存、各地部隊的現狀與調動、新到武器的裝備及空軍的使用等問題。

    會上,何應欽透露,蔣介石指示在熊斌與曹浩森兩位參謀部次長中選派一人赴北平,傳達中央旨意。

    蔣介石意識到,必須開始認真準備了。7月10日,蔣介石決定調集100個師集中於華北第一線,與日軍作戰,另以80個師作為預備隊。當晚,蔣介石在日記裏寫道:“戰事勢必擴大,不能不亟謀應付之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