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軍隊處於優勢的情況下,日本軍隊自然不會貿然大打出手,需要借助談判這個幌子來為援兵到來爭取時間。日軍在協議中聲稱撤退回豐台,但實際上並未遵守,而是集結在永定河東岸和沙崗東側。在協議達成後僅僅兩個小時,即9日清晨六時,日軍旅團長河邊正三就撕毀協議,下令炮轟宛平縣城。冀察當局接到宛平的報告,責問日方為何背約炮轟宛平,日軍的回答竟然是為了掩護撤兵。

    與此同時,日軍調兵遣將,將機械化部隊第二大隊從通州調到了豐台。7月9日下午3時40分,河邊下令第二大隊到宛平東北角的沙崗接防,企圖利用吉星文團和保安隊換防的機會占領宛平城。

    7月10日,增援日軍已由天津、通州、古北口、榆關等地,攜帶火炮、坦克等武器向盧溝橋方向開來。關外,日軍11列運兵火車正向關內開來,其中兩列已抵達天津。下午3時,大批日軍占領小井村、大井村、五裏店,截斷了北平通向盧溝橋的公路。一切都預示著,日本人並不想維持現狀,擴大侵略已是箭在弦上。

    為了迷惑冀察當局,日本人還製造了談判氣氛來做煙幕彈。這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戲,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日本人就和美國人玩了一把,也大獲成功。10日上午,秦德純、馮治安、王冷齋、何基灃等,應日本人的提議,和日方代表櫻井、中島、笠井、齋藤一起召開聯席會議。日本代表提出撤換中方指揮官等無理要求,中方何基灃、王冷齋據理力爭、唇槍舌劍。就在談判中間,日方四位代表以打電話為由,偷偷地溜走了。看來,日本人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隻可惜秦德純沒有識破。

    而冀察當局則對於與日軍全麵開戰,並未做好思想準備,希望息事寧人。第二十九軍是一支具有愛國傳統的部隊,它的高級將領大多是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者。但是二十九軍畢竟是一支蔣介石的非嫡係部隊,冀察當局則是代表這支非嫡係部隊的一個處於日蔣夾縫中的地方政權。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它需要維持冀察平津這塊地盤和二十九軍的實力,才能在派係林立的中國立足。因此,在全國抗戰形勢尚不明朗,對日本侵略企圖缺乏準確判斷的情況下,冀察當局主要領導人宋哲元、秦德純、張自忠等人都不希望擴大與日軍的衝突。

    另外,他們對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的意圖估計不足。二十九軍自進駐平津以來,日軍曾多次挑起事端,結果均以中方做出小的讓步而告結束。這給了宋哲元、張自忠等人一個錯誤的經驗,使其誤以為這次也不過如此。

    對蔣介石不信任,也是他們與日軍妥協的重要原因。曆史上,宋哲元、張自忠作為西北軍將領多次與蔣介石中央軍交戰,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在自主權等方麵又與蔣介石產生了新的矛盾,雙方缺乏互信。自九一八事變以來,蔣介石與日本妥協的事情已不止一次,冀察當局對於蔣介石這次是否真的會發動全國抗戰和派軍向天津地區移動的意圖,都心存疑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