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改編後,人數未減,編製級別卻大大降低,由原來的三個方麵軍改為三個師,大多數紅軍幹部不得不降級使用,許多高級將領“官降三級”,方麵軍總指揮當師長,軍團長當旅長,軍長當團長。如原紅軍獨立第一師和陝北獨立團改編為一二○師特務營,紅二十九軍改編為一二九師特務營,紅三十軍改編為一二九師炮兵營,等等。許多方麵軍領導人改任八路軍師級幹部,如紅二方麵軍總指揮賀龍任一二○師師長,紅二方麵軍副總指揮蕭克任一二○師副師長,紅二方麵軍參謀長周士第任一二○師參謀長,紅二方麵軍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任一二○師政訓處(政治部)副主任。

    許多紅軍的軍團領導改任八路軍旅級幹部,如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紅六軍團軍團長陳伯鈞任一二○師三五九旅旅長,紅二軍團政治委員王震任三五九旅副旅長。

    更多的紅軍軍、師領導幹部,改任八路軍團級幹部,如紅一軍團第二師師長楊得誌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團長,紅一軍團第二師政治委員鄧華任六八五團政訓處主任,紅一軍團第四師師長李天佑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團長,紅一軍團第四師政治委員楊勇任六八六團副團長,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師長韓先楚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副團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楊成武任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紅二十八軍軍長宋時輪任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團長,紅六軍團參謀長彭紹輝任一二○師教導團團長,紅四軍第十師師長陳錫聯任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團長,等等。許多連、排級幹部,則重新當起了戰士。

    彭德懷提交的這份大名單,頗耐人尋味。大名單由彭德懷提出,以彭德懷和任弼時的名義發給黨中央,這本身就反應了他們二位在紅軍隊伍中的地位。彭德懷的資曆自然一直很高,長征途中後期中央紅軍(紅一方麵軍)改稱陝甘支隊,司令員是彭德懷,政治委員是毛澤東,在前敵指揮崗位上彭、毛平級。而任弼時當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黨內的地位高於彭德懷,軍內的地位也不低。任弼時是紅二方麵軍的總政委,八路軍成立後是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後來在1943年首次進入以毛澤東為首的三人中央書記處(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成為黨中央的主要領導。

    在彭德懷草擬的這份紅軍將領名單上,昔日的紅軍軍團長乃至方麵軍司令,都成為了師長副師長。林彪和賀龍分別擔任由紅一方麵軍和紅二方麵軍改編而來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師長,理所應當,毫無爭議。而像徐向前這樣昔日十萬主力紅軍的最高指揮者,如今在猛將如雲的紅軍高幹隊伍中,隻能擔任副師長。這是因為蔣介石不同意紅軍改編為四個師,隻同意改編為三個師。

    這份大名單隻是個建議稿。當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改編名單時,基本上采納了彭德懷的這個建議稿。隨著戰爭的擴大,這批戰將走上了戰場,開始了建功立業的過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