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麵臨的壓力,除了日本人,還有來自蔣介石的。1935年7月17日,蔣介石密派軍委會參謀次長熊斌到天津會晤宋哲元,試探宋哲元的底細。

    熊斌也非等閑之輩,他1894出生於湖北禮山,國民黨陸軍大學四期畢業。1924年任國民一軍訓練處總監,少將參謀長,西北軍、第二集團軍總參議。1933年以北平軍分會總參議名義與日本方麵簽訂《塘沽協定》,後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參謀次長,1936年升中將軍銜。抗戰時期任軍令部次長、陝西省主席。抗戰勝利後任北平市長,國民黨六屆中委。1949年去台,1964年去世。

    熊斌與宋哲元私交不錯。他到天津見到宋哲元後,宣布了國民政府的決定:將國家最高榮譽勳章青天白日勳章頒發給宋哲元、秦德純、馮治安、劉汝明、張自忠。因趙登禹在長城抗戰之後已獲此殊榮,此次不再頒發。

    宋哲元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喜悅和感激。熊斌接著說,政府將要任命宋哲元為平津衛戍司令。蔣介石此舉的用意在於試探宋哲元,如果宋哲元接受了,表示他還想靠近中央;如其拒絕,很可能他在日本人那裏已經得到了更多的許諾。

    宋哲元城府很深,知道蔣介石現在要拉攏他。畢竟,他現在是華北的頭號人物,炙手可熱。宋哲元不緊不慢地說起了在平津處境艱難,諸如兵力不足、裝備太差、財政困難等。熊斌一一答應,說馬上報告中央。熊斌的許諾倒很認真,不久國民政府就撥款50萬元,來改善二十九軍的裝備。

    當然,熊斌此次來的主要目的,是轉達蔣介石希望宋哲元到廬山會晤,談談華北問題。宋哲元口頭答應了,但是他對蔣介石成見很深,恐怕此去弄不好回不來,被奪去軍權。宋哲元深思之後,決定以“軍務瞬息不能離身”為由,派秦德純代行。

    7月下旬,秦德純趕到廬山。蔣介石在牯嶺美廬別墅,以家宴形式用四菜一湯接待了秦德純。談話中,蔣介石沒有責備秦德純簽訂了《秦土協定》,反而把責任攬歸中央,同時對二十九軍支持華北危局大加慰勉,並且推心置腹地談起國事。

    蔣介石在談話中對秦德純秘密指示:“當前國防建設尚未完成,不能全麵抗日,要爭取時間,維持的時間越長,對國家貢獻越大,務必要忍辱負重,但此事隻可密告宋軍長而不可告訴別人。”

    蔣介石是否真的打算爭取時間以準備抗日,在當時是很難說,但是蔣介石推心置腹地和秦德純談心,對秦德純卻影響很大。當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後,秦德純這樣一個雜牌軍的將領尚死心塌地追隨蔣介石去台灣,這次談話有一定作用。

    1935年8月28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宋哲元為平津衛戍司令,不久又調為冀察綏靖主任兼河北省主席,成為冀察平津名正言順的一把手。由於國民黨在北平的黨政機構撤離,成立新的機構來取代就勢在必行,這也是為了滿足日本人對華北“特殊化”的要求。1935年12月18日,以宋哲元為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在北平成立。宋哲元打出的旗幟,仍然是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而第二十九軍這支並非蔣介石嫡係的“雜牌軍”,就這樣被推到曆史的風口浪尖之上。

    第二十九軍原是馮玉祥西北軍的一部,1930年中原大戰中西北軍被中央軍和東北軍打敗,退入晉南的西北軍殘部被張學良改編為陸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原是馮玉祥的部下,1932年秋,宋哲元被任命為察哈爾省主席,第二十九軍一部留駐晉東,一部開入察哈爾省。第二十九軍被改編時隻有2個師,即馮治安率領的第三十七師和張自忠率領的第三十八師。不久,劉汝明所率領的第二師改隸第二十九軍,後編為第一四三師。宋哲元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之後,對二十九軍進行了補充,增加了一個師,即趙登禹率領的第一三二師。1936年,經過蔣介石同意,宋哲元又擴編了四個混成旅和兩個保安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