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爾對於華北的形勢頗感不安,要岡本奉命向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傳達日本政府的既定方針:堅決按中央意圖與命令辦事,嚴令不許搞謀略活動。

    岡本來到中國後,找到今井武夫調查情況。

    今井武夫對他複述了對大穀光瑞的同樣擔心與當前華北緊張的局勢。

    岡本也談到石原莞爾要他到華北“預防發生第二次柳條湖事件”。而他在北平、天津旅行一周後,回到東京再向上級報告,卻完全違背了事實的真相,樂觀地說:“在華北的日本軍中,雖然也有一部分人憂慮著會爆發什麽事件,但為數極少,整個來講,沒有特別擔心的必要。”

    當時擔任陸軍省軍務課政策班班長的佐藤賢了也聽到了這樣的消息,他在《大東亞戰爭回顧錄》中談到:當時東京流傳著“第二個柳條湖事件將會於七夕在華北出現。”

    據今井武夫回憶:那時候,在東京盛傳著這樣的謠言:“七夕的晚上,華北將重演柳條湖一樣的事件。”對此大吃一驚的軍部和政府的一部分消息靈通人士,似乎就不約而同地派出各自的視察人員。

    事實上,這個消息已經流傳開來。即使是在華的日本人中,也已經有不少人聽到了這個消息。7月1日,正在華北旅行的日本同盟通訊社上海支社長鬆本治重即訪問了華北日軍參謀長橋本群,探問此事真相。

    橋本群回答說:“我們日本方麵多少有些問題。浪人們和一些企圖趟渾水撈一票的商人們,唯恐天下不亂。現在天津是謠言飛舞,甚至有人說在7月7日就會出事。”

    盡管橋本群將責任推給了日本浪人和商人,但卻承認確有問題存在。

    華北日本駐屯軍磨刀霍霍的同時,中國軍人豈能毫無察覺?俗話說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7月6日,也就是七七事變的前一天,今井武夫到中國前國務總理靳雲鵬的秘書長陳子庚的家中赴宴。冀東保安司令石友三知道今井武夫出席,便不邀自來,似乎特地前來打探什麽。

    筵席在一片歡樂氣氛中開始,似乎戰爭還很遙遠。賓客們紛紛舉起酒杯,而石友三則顯得心神不寧,坐臥不安。他舉著酒杯走到今井武夫麵前,一番寒暄之後,終於接觸到核心話題:武官!日華兩軍今天下午3時在盧溝橋發生衝突,目前正在交戰中。武官知道這個情況嗎?

    老謀深算的今井武夫搖了搖頭,矢口否認:我不知道這樣的事,也不會有這樣的事吧。萬一有那樣重大的事件發生,日本軍是不會不通知我的。

    今井武夫很敏感,詢問石友三這一消息的來源。

    但石友三似乎要對線人保密,無論今井武夫如何詢問,就是不肯說出消息的來源。石友三所關心的隻是保存實力,他向今井武夫表示:即使日華兩國突然發生全麵戰爭,我在北平東郊黃寺的部下,對於日本軍隊是不會有作戰意圖的,請你務必設法不要去攻擊他們。

    今井武夫後來回憶道:石友三的話,就在事件爆發的前一天,從時間上來說是提早了一天,但好像預見到盧溝橋事件似的,而且他對此深信不疑。他的話和東京的消息靈通人士中流傳的謠言,隻是單純的巧合嗎?

    石友三何許人也?石友三,吉林長春人。幼年家境貧寒,父親靠給地主家趕大車維生。石友三早年入伍當兵,後在馮玉祥手下任營長,1924年,馮玉祥出任西北邊防督辦,便提升石友三為第八混成旅旅長駐防包頭,任包頭鎮守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