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的婚宴在自助餐廳舉行。那個夜晚吃的什麽,都已經忘記了,隻記得,那裏的環境很好,宴會很融洽,我很喜歡那裏的飲料,種類豐富,可以自由選擇與搭配,這是我喜歡自助餐的一個理由。

後來,又多次品嚐自助餐,慢慢地,更迷戀自助餐了。你可以自由選擇你的喜好、分量,選擇吃或不吃,但是看起來簡單的事,許多人卻不要。

我有個朋友,每次吃自助餐,總是點那些吃起來上火又沒有多少營養的油炸物,被女朋友批評:“你應該吃那些平時少見,做起來麻煩的食物,這樣才最適合嘛。”另一個朋友則堅持:“吃自助餐就要吃最貴的,那些廉價的常見的,我們平時就可以吃,為什麽要去自助餐裏吃呢?”

曾經有家自助餐的桌麵上擺了一張宣傳單,告訴大家如何吃自助餐,比如,拿多少才算適當,熱食與冷食如何搭配——說的都是不浪費和注意衛生的問題,而我的朋友Eric則更關注自助餐裏的文化和吃自助餐的人,比如,一個為了吃自助餐特地辦一張信用卡的女子,她的心裏在想些什麽呢?一個獨自吃自助餐的人,他會不會覺得孤單?一個隻吃一點,無比克製的男人,他在床上是個需求甚少的男人嗎?朋友關注的這些問題,也是我比較關注的,因為它比美食更有意思。

不過,我更關注的可能是選擇焦慮症。我有個女作家朋友,平時犀利生猛,但卻有個致命的缺陷——選擇恐懼症。她連買手機都陷入焦慮,不知道該選蘋果還是普通的山寨機,讓她吃自助餐,那簡直就是要了她的命。在她看來,魚翅有魚翅的好,但蘿卜也有蘿卜的益處,所以,每一種食物,其實都應該被選擇,那麽,麵對上百種食物,她到底該吃什麽?是生蠔還是北京烤鴨?是鵝肝還是水煮牛肉,還是那些叫不上名字的煎炸、烹炒、冷調熱拌之物,抑或,是那些甜品與水果?

我無法理解選擇焦慮症的人,因為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麽,就如我知道自己要什麽一樣。但患選擇焦慮症的人卻不止我這個朋友一個,前幾天我和一個少年吃飯,他十四五歲,居然也患了選擇焦慮症,因為不知道選什麽,隻好讓姐姐幫他拿了牛肉和甜品,這讓我想起我那個作家朋友,我覺得他們麵對的是同樣的問題,一種害怕和無所適從。

其實,吃自助餐是對一個人最好的鍛煉,尤其是對那些麵對很多美食不知如何下手的人,此時,你一定要有一個認知:哪些是我平時常吃的,又不是很好吃的?哪些是我平時少吃,又確實很好吃的?哪些是少見,但比較特別的?哪些是常見但卻被很多人忽略的?你要找一個最特別的點,你要善於發現,你還要下得了決心,打破常規,從繁複中看出本質,從複雜中拎得出幾個簡單的主幹,就如你拎得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