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應試教育”

    長期以來,很多中國家長和網友都崇尚西方的“素質教育”,排斥中國的“應試教育”,然後總是找機會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然而中西方教育的深層次區別是什麽?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沒有搞清楚。

    曾經有一部由BBC(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老師在英國》受到很多關注,紀錄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與中國教育的刻板嚴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西方的教育環境確實很寬鬆,學生不需要每天完成那麽多作業。對他們來說,讀書更像是一個成長和社交的過程。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參加各種實踐和活動。

    西方的這種教育更像一種基礎性供給,學生都來一起學習,學校是自由、包容的。但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是兩個世界的人,到了學校也是。

    如果教育需要依靠視野開闊,依靠見識和經曆,這對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是無法逾越的障礙。西方的教育隻能為大家提供一個學習成長的平台,看似讓大家自由、平等地成長,但是越自由的條件之下,越容易形成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趨向,最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隻有那些父母在同一個層麵的孩子可以在一起學習、成長、分享。到了最後呢,富人的孩子走向了抱團,若幹年之後依然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以後依然是紮堆的窮人。

    而中國的教育是隻認“考試分數”的,無論你家窮還是富,分數相同的孩子是同一個階層的,排名、選班幹部等都以分數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因此,這成了很多底層家庭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也可以很優秀,隻要你敢於吃苦受累。

    現在我們不是提倡教育改革嗎?於是很多家長和網友開始叫嚷要精英教育,但是我們不能貿然就跟西方學。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盲目去學習精英教育的可怕了。

    我有一個同學是做中學老師的,我曾經有一次看到他拿了一張表格,上麵除了有每個學生家長的聯係方式之外,還記錄著這些家長的身份和職位,比如某某公司總經理、總監,當然也有普通職務之類的。

    大家不覺得這樣的教育變味了嗎?一旦學生與學生的不同不再以分數為主要區分的時候,那麽學生的背景因素就會凸顯,學生受到的教育就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關,這是多麽可怕又卑劣的事!

    雖然中國的教育競爭激烈,但更能讓平民子弟實現向上的流動。一旦一味模仿西方的精英教育,那麽中國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沒有希望。而且落後地區的學校學生更無法和城市地區的學生一起競爭,這隻能讓貧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目前,中國至少還有一種手段,把各種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條起跑線上,這就是高考。很多孩子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拚命苦讀。這恰恰就是為什麽中國落後地區的孩子更願意去讀書。

    高考是隻認“分數”的,無論你家窮還是富,無論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得努力拚搏,然後用分數作為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

    高考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場社會階層的打亂重組,這給了底層人們逆襲的可能。而如今底層社會的人們太需要一種上升通道了,所以經濟越落後的地區越重視高考是有很大道理的。

    高考,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公平的製度之一。這就是中國教育的秘密。它和中國經濟一樣,你需要先看透中國社會,才能看透它的本質和價值。

    中國廣大的普通人,依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一旦落實西方所謂的精英教育,那麽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就被邊緣化了。

    因此,西方社會的階層固化,遠遠大於中國的。英國還有一個紀錄片叫《56UP》,導演選擇了十四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七歲開始,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幾十年過去了,貧窮家庭的孩子長大依然是窮人,富有家庭的孩子長大基本都成了富人。這部紀錄片每每播出都會在歐美收獲極高的收視率,因為它是歐美社會最真實的反映。

    至少我身邊有很多人就是通過讀書改變了命運。讀書未必會讓我們大富大貴,但是起碼可以讓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可以讓我們明心見性,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

    中國教育依然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我們在基礎教育過程中,高壓式的灌輸使學生默默接受很多知識,這些知識即使當時消化不了,但是卻沉澱在他們心中,將來都會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邏輯思維能力。

    要知道,沒有一個科目是多餘的:數學鍛煉你的邏輯,物理讓你深刻,化學讓你學會看微觀,語文讓你陶冶情操,曆史讓你看懂規律,地理讓你看透萬象,生物讓你看透生命……

    恰恰是這些基本知識,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加深刻了。正是有了眾多知識做積累,才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升華成了智慧。

    普通人一生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第一是高考,第二就是創業。這兩大機製保證了中國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它們。

    中國還有一句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很多富人選擇了安逸,於是溫水煮青蛙,後代就被淘汰;窮人窮則思變,痛定思痛,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月滿必虧,否極泰來。驀然回首,我們會發現中國是一個公平的社會,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維護著社會的公平。

    興趣和價值觀是未來的競爭力

    現在的年輕人,有一個很大的思想誤區:那些辦公室的白領們,總是自以為自己的表現領先於父母。認為父母落伍了……其實,這不過是因為經濟結構轉型造成的誤會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