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字樓的格子間裏,吃力地做著PPT的年輕人和當年踩著縫紉機的女工們,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同理,當年父母在菜場討價還價,多一分還是少一分,和現在年輕人在群裏爭先恐後地搶紅包,狀態也都差不多。父母當年非要給電視機遙控器套個塑料袋,和現在年輕人非要給手機套個殼差不多。現在每天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人,和當年蹲在牆角嗑瓜子聊天的人,也沒什麽區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從未改變。它隻是在不停地輪回。所謂的變化,隻不過是外在形式和工具而已。

    同樣,隨著新一輪經濟的轉型,這些在寫字樓裏做PPT的白領,也即將重複當年那些紡織女工被淘汰時的情景……

    現在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一、如果把名片上的公司名字劃掉,你還剩什麽?

    二、如果離開你所在的平台,你還能做什麽?

    一場專門針對白領的危機正在來襲,就像我們開頭舉的例子一樣,曆史一直在這樣輪回。

    如果看不透這場大變局,等輪到一個人被淘汰的時候,他連叫一聲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比企業“倒閉潮”更驚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我們經常聽說“公司”倒閉,而沒有聽說過“人”的倒閉?

    其核心原因:公司是傳統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一切經濟反應隻傳導到“公司”這個基本單元。

    之前,公司為了提高生產效能,需要在目標和行為上最大化一致,這就要去除“人”的差異化,把“人”機器化,變成千人一麵。由上層的少數人發布命令,讓下層的大多數人去執行,這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結構。

    於是公司(或其他組織)成了傳統社會和商業的基本組成單位。公司的效能決定它存在的價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隻是公司的一分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過是換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人是永遠都有飯吃的。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驚訝地發現,公司不再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大量個體被解放,個人成了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

    之前,個人的愛好和需求無法被精準對接,隻能被歸類和整齊劃一,但是互聯網卻可以精確、高效地將個體需求激發並對接個體的特長,讓每位個體都能自我實現,把“麵對麵”變成“點對點”,比如大量的設計師、谘詢師、律師、會計、美甲師、保姆、司機等,都開始脫離企業去發展。過去受限於市場規模不能成立的特色小生意,現在可以利用互聯網找到客戶。

    毫無疑問,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定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種趨勢也會越來越快。

    這就是我反複強調的個體崛起的原理。

    於是,社會從金字塔形狀變成了網狀,與之相伴隨的是“人”的升級——

    過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我隻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現在,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發揮多大作用。

    未來,我究竟是誰?我能為世界創造什麽?

    所以,“人”的主動性、獨立性越來越強,可施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人的創造性,隻有這個階段才能充分發揮。

    最可怕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至少還有80%的人總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動性,這其實和坐以待斃沒什麽區別。

    既然個體被明晰化了,未來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權力、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三權分立”。

    你要用你的長處去創造“權力”,然後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對應你承擔的每一份“責任”。

    今後不會再有人告訴你該怎麽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一項任務。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批無力承擔“責任”,卻無度索要“權力”和“利益”的人,或者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無法定位的人。

    如今,很多人整日忙忙碌碌,卻沒有創造價值。這就好比淘寶興起之後,絕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被拉低了,為什麽呢?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大部分產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憑什麽你能賣得貴?

    同理,絕大部分人之所以越來越累,是因為人與人的同質化太嚴重了……

    絕大多數人一生最大的悲劇就是,從進入學校到離開學校的這二十幾年裏,沒有一個老師能啟發他們如何認識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麽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麽?

    也很少有家長去有意識地啟發孩子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這些長者們完全忽視了我們的內在動能和潛能,導致我們長大之後成為千篇一律的人。

    這就是傳統教育和當今時代的錯位:我們含辛茹苦地讀了二十幾年的書,本以為自己滿腹經綸,時刻準備大幹一場,到了社會上之後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資質平平、平庸無奇的泛泛之輩。

    其實哪有什麽階層固化,隻是人與人之間嚴重趨同、嚴重同質化而已。我們的天賦、個性早就被磨平了,產品同質化最多導致產能過剩,而人的同質化導致整個社會都亂了章法:沒有興趣、沒有特長,無論做什麽都是一擁而上、趨之若鶩。

    以前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是看他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你有很多想法,隻需要你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這個時候人隻不過是大機器上的一個零部件。而現在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是看他的個性和特長究竟有多出眾。太需要你有自己想法了,甚至你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縛,善於各種創新。

    中國經濟升級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製造業升級——舊式工廠關門——部分工人回農村(推動農業升級);第二個階段是服務業升級——吸納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遞員、送餐員、滴滴司機等);第三個階段是經濟機構升級——傳統企業倒閉——白領失業潮開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