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世音,通身是眼照世間。

【公案】

道吾圓智禪師和雲岩曇晟禪師是師兄弟,都在藥山惟儼禪師的座下修行。

有一天,道吾禪師問雲岩禪師說:“我們供在佛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現在請問你,觀世音菩薩的千眼之中,哪一個眼睛才是正眼?”

雲岩禪師回答:“如同你昨天晚上睡覺,枕頭掉到地下時,你沒有睜開眼睛,手往地上一抓就把枕頭抓起來,重新枕在頭下又繼續睡覺。請問你那個時候是用什麽眼去抓的呢?”

道吾禪師聽了以後,就說:“喔!師兄,我懂了,我懂了。”

雲岩繼續問:“你懂了什麽呢?”

道吾禪師回答:“遍身是眼。”

雲岩禪師聽後笑了一笑說:“你隻懂了八成。”

道吾禪師不禁疑惑地問:“你怎麽說我隻懂了八成呢?那究竟該怎麽說呢?”

雲岩禪師指示:“通身是眼。”

遍身是眼,是從分別意識上去認知的;通身是眼,才是從心性上、真心上、無分別智慧上顯現的。我們有一個通身是眼的真心,為什麽不用他徹天徹地的觀照一切呢?

我們平時看東西用八識中的眼識來分別,可是肉眼能看到這邊,就不能看到那邊,能看到近處,就不能看到遠處,能看到外麵,就不能看到裏麵。但是天眼通就不同了,所謂天眼通,不論內外遠近都看得到。然而天眼也不究竟,天眼之上還有慧眼,慧眼之上還有法眼,法眼之上還有佛眼。

以無分別心的佛眼來看世間,世間一切在自性上都無分別,是自然顯現的。因此,我們參禪悟道者,以真心本性的心眼、佛眼來觀看世間,就能無有不知、無有不曉,那就是禪的功用。

【思考】

1.略述“遍身是眼”與“通身是眼”之間的差別。

2.何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3.讀了這則公案,你有什麽感想?

【延伸——緇門崇行錄】

有幾位愛好收藏古董的人群聚一堂,各自取出收藏的古董來相互較勁,有人取出宋元或五代時的古物,大家看了都笑他,接著有人拿出唐、晉、漢、秦、三代(夏、商、周)的東西。恨不得能有上古帝王的鍋子、燧人氏的鑽子、神農氏的琴、太昊氏的瑟、女媧補天剩的五色石。

其中有一個人說:“各位所收藏的,也算是很古老的古董了,但不是上古的,更不是上古中之上古的。”眾人說:“那麽是太陽和月亮嗎?”那人說:“不是,先有天地然後有日月。”“那麽是天地嗎?”那人又答:“不是,先有虛空然後有天地。”“那麽是虛空嗎?”那人回答:“不算最古,我所收藏的古董是日月還沒產生、天地還未成立、空劫以前的東西。諸位不惜千金去收購一爐、一瓶、一書、一畫,而不知珍惜最古最寶貴的東西,實在迷糊啊!”眾人聽了互相觀望,無言以對。

——好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