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為人也,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公案】

佛光禪師門下有一位名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向佛光禪師報告參學的種種見聞與學習。最後,大智問候老師說:“二十年來,您老人家過得還好吧?”

佛光禪師回說:“很好,很好。每天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暢遊法海,也如你周遊各地一般,覺得很快樂!”大智辭別老師,回到寮房休息。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大智還在睡夢中,就聽到佛光禪師房裏傳來陣陣誦經的木魚聲。白天裏,隻見佛光禪師總是耐心地與一批批的學生和信徒說法開示,一回到禪堂就忙著批改學僧的心得報告,或是翻閱經書、擬定信徒教材,從早到晚未曾休息。

大智終於找到一個空當,向佛光禪師問說:“老師,分別了二十年,您老人家每天都是這樣忙碌嗎?您已經上了年紀,不該這樣辛苦。難道您從不覺得老了嗎?”

佛光禪師聽後就說:“我實在沒有時間覺得自己老啊!”

“沒時間老”這句話,一直盤旋在大智的耳際。

有的人很年輕就覺得自己老了,這是因為他心力不濟,心力衰退;也有的人年事已高,但因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飽滿,老當益壯。

“沒時間老”其實就是心中沒有老的觀念,也就是孔子所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禪者的人生觀,也是如此。

曾有人問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您高壽?”老翁答說:“四歲。”大家很驚訝,老翁說過去的七十年來,都是為自己而自私自利地活著,毫無意義,直到這四年來,因為參禪學佛,為人服務,才懂得人生的意義,因此才說自己活了四歲,而且忙得沒有時間老。

【思考】

1.這則公案主要是想告訴我們什麽?

2.你會覺得沒時間老嗎?為什麽?

3.請分享一則沒時間老的故事。

4.略述你的人生觀。

【延伸——緇門崇行錄】

“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生淨土,這種人來生多感富貴的果報,也多為富貴所迷,甚至也有造惡而墮入惡道的。”有一位老和尚搖手不相信我這些話。我說:“不必談論隔世,我親眼看見一位出家人在北峰山北麵搭茅棚,艱苦精進修行十年,後來善男信女知道了,非常仰慕崇拜,替他蓋了一間庵室,把他遷迎到那裏,日子久了,他就沉溺在名聞利養中。之前所修的一點兒道行也全喪盡了。現世就這樣明顯了,何況來生呢?”老和尚問我說的這位出家人是誰,我說:“就是老兄您啊!”老和尚聽了默然無語。

——來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