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本性無限寶藏,勝過世間有限財寶。

【公案】

有一個小偷,悄悄溜進了一座寺院,想偷東西。但是,他翻箱倒櫃地搜尋了一陣子,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好偷。正準備離去時,睡在床上的無相禪師忽然開口叫住了他:“喂!這位朋友,既然要走,請順便幫我把門關好!”

小偷先是一愣,隨即說:“原來你這麽懶,連門都還要別人來幫你關,難怪這個寺裏一點兒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無相禪師聽了小偷的嘲笑,慢條斯理地說:“你這樣說就太過分了,難道你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地賺錢買東西來給你偷嗎?”

其實,禪師不是沒有東西,禪師所擁有的,是小偷都偷不去的無盡寶藏。世間的人隻知聚斂,所謂:“人為財死,心為物累。”當擁有多到用不完的東西之後,隻會增加掛念,增加負擔;一旦東西多了、錢多了,小偷也不放過你,不如擁有自家本性的無限智慧、無限寶藏,這是沒有人能偷得去的。

白天太陽普照著大地,太陽是沒有人偷得去的;夜晚月亮供眾生欣賞,月亮也沒有人偷得去,同樣,人心的寶藏也是沒有人偷得去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我們的寶藏,所以心才會一味地向外求,每天汲汲於功名富貴。

不能感受到自己擁有全宇宙的人,都是貧窮的。

禪就是一切,禪就是生活,禪就是宇宙。宇宙在哪裏?就在我們的方寸之間。禪在哪裏?就在我們的心裏,就在宇宙一切處!

【思考】

1.略述你對“人為財死,心為物累”的體會。

2.你認為什麽是別人偷不去的寶藏?

3.為何說不能感受到自己擁有全宇宙的人都是貧窮的?

【延伸——緇門崇行錄】

唐朝玄琬律師,弘農華陰人。貞觀初年,唐太宗因律師的戒律德行,朝野都瞻仰,請他為皇太子和諸王授菩薩戒。

律師寫信給太子說:“現在簡略地列出佛經要點四項,希望您用心奉持。一是‘行慈’,要依照《大般涅槃經·梵行品》所述,攝受教養百姓,並救濟窮苦。二是‘減殺’,皇太子的東宮平日用膳,宰殺烹煮很多牲畜;殿下所需要的食物,要動用很多人力去營辦采購,以至牲畜喪命的原因,無不是由您而起,請減少殺生,來求長壽。三是‘順氣’,所謂不殺生就是‘仁’,仁在人體代表肝,肝在五行屬木,木在春陽之時茂生,殿下是太子,位在四象中的少陽(東宮稱少陽),福居春月。所以請您在春季禁殺斷肉食,以順陽和之氣。四是‘奉齋’,就是每年正、五、九三個月,及每月六齋日(即每月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持齋。為什麽要這樣呢?因為您今天享有的福報,都靠您過去累積的功德所得來的,如果您今生能繼續累積福德,那麽未來的福報就更大了。”

皇太子回答:“承蒙大師訓示妙法,我會謹慎牢記在心,時時信受奉持,永遠用這四個座右銘警惕做事,俾能得到鬼神與諸佛保佑。”

——感悟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