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驢過橋,驢失前蹄;

因以頓悟,忽明真諦。

【公案】

無德禪師一向在行腳,一天來到佛光禪師處,佛光禪師對他說:“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禪者,可惜為什麽不找一個地方隱居呢?”

無德禪師無可奈何地答:“究竟哪裏才是我的隱居之處呢?”佛光禪師道:“你雖然是一位很好的長老禪師,可是連隱居之處都不知道。”

無德禪師說:“我騎了三十年馬,不料今天竟被驢子摔下來。”

無德禪師在佛光禪師處住下來。一天,有一學僧問道:“離開佛教義學,請禪師幫我抉擇一下。”

無德禪師告訴他道:“如果是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學僧剛要禮拜,無德禪師說:“你問得很好,你問得很好!”

學僧道:“我本想請教禪師,可是……”

無德禪師道:“我今天不回答。”

學僧問:“幹淨得一塵不染時又如何呢?”

無德禪師答道:“我這個地方不留那種客人。”

學僧問:“什麽是您禪師的家風?”

無德禪師說:“我不告訴你。”

學僧不滿地責問說:“您為什麽不告訴我呢?”

無德禪師也就不客氣地答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學僧更是認真地責問道:“您的家風就是沒有一句話嗎?”

無德禪師說:“打坐!”

學僧更頂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著嗎?”

無德禪師拿出一個銅錢給學僧。

學僧終於醒悟。

無德禪師再見佛光禪師,報告說道:“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居的時候隱居,我現在已找到隱居的地方!”

自古以來的禪僧,有的行腳雲水,有的陸沉隱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惟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緣的傳燈之人。究竟怎麽做才是禪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無德禪師所說:“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居的時候隱居。”

【思考】

1.為什麽無德禪師找不到自己的隱居處?

2.試述無德禪師拿一個銅錢給學僧的用意為何。

3.這篇文章給你什麽啟示?

【延伸——緇門崇行錄】

唐朝智暉禪師,住持京兆重雲寺時,創建“溫室院”供十方僧眾洗浴,布施用水及醫藥。有一位比丘患了麻風症,眾人皆厭惡不敢靠近,禪師卻照常幫他擦洗身體;洗了不久,突然有一股奇異的光和異常的香味從麻風比丘身上散發出來,大家正感到驚訝時,這位比丘就消失不見了。

佛陀曾經說過:“我滅度後,諸比丘要好好供養病人,因為病人之中有很多是聖賢示現(即佛菩薩及聲聞等),要來考驗你們的啊!”今智暉禪師遇見這位比丘的情形,和唐朝悟達國師遇見迦諾迦尊者的因緣正好相似。古今類似這種情形的有很多,姑且列出一二則,來勸告那些嫌棄病人的修行者。”

——看疾遇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