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今雖是凡夫,但非凡夫;

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

【公案】

佛窟惟則禪師是唐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就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葉鋪蓋屋頂,結成草庵,以清水滋潤咽喉,每天隻在中午時,采摘山中野果充饑,就這樣過了許多年。

有一天,一位打柴的樵夫路過庵邊,見到佛窟惟則禪師,好奇地上前問道:“請問老和尚,您在這裏住多久啦?”

佛窟禪師回答:“大概有四十個寒暑了。”

樵夫訝異地問道:“這四十多年來,就您一個人在此修行嗎?”

佛窟禪師點點頭:“叢林深山,一個人都已嫌多,要那麽多人做什麽?”

樵夫再問:“您難道都沒有朋友同伴嗎?”

佛窟禪師擊掌作聲,叫道:“出來,出來!”話聲剛落,許多虎豹由庵後而來。樵夫大吃一驚,佛窟禪師示意他不必害怕,然後就讓虎豹退出去,說道:“我的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樹木花草,蟲蛇野獸,統統都是我的法侶。”樵夫深受感動,自願皈依為弟子。

佛窟禪師對樵夫扼要地指示佛法心要:“你今雖是凡夫,但非凡夫;你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

樵夫於言下契入,並廣為宣傳。此後,慕道者紛紛而來,翠屏岩上白雲飄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鳥飛蟲鳴,成為佛窟學禪派。

佛窟禪師一坐就是四十年,在普通人看來,四十年是漫長的歲月。但證悟是無限時間的,對進入永恒生命的聖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佛窟禪師而言,這隻不過一瞬之間而已。在禪者的心中,一瞬間和四十年,並沒有什麽不同。禪者所悟,是沒有時空差距,沒有人我分別,沒有動靜不同,沒有生佛觀念(眾生與佛)。

“雖是凡夫,但非凡夫”,因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絕生佛之假名,哪有凡夫、非凡夫之別?“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禪者悟道,不破壞而另有建立,不壞萬法而超越萬法,這就是禪的妙處。

【思考】

1.為什麽四十年對禪師而言隻是一瞬間?

2.佛窟禪師對樵夫說了什麽?

3.試分享禪的妙處。

【延伸——緇門崇行錄】

五代後唐貞辨法師,中山人,刻苦修學,刺血寫經。當時並州不容許外地的僧人居住,大師於是就到野外,隱居在古墓中。有一天武帝打獵出遊,大師剛要去城裏講經,突然看見旌旗人馬,趕緊躲進墓穴,但還是被武帝發現了,武帝問他為什麽會在這種地方,並勘察他所住的地方,隻見一張蒲草編製而成的坐墊和案桌上的筆硯,經典的疏鈔羅列分布四周,皇帝於是大為欽佩,請他回宮接受供養。曹太後非常尊重敬仰他。有一天,大師告訴太後:“本以學法為重,久住王宮,好像戴著手鐐腳梏地關在牢裏一樣。”武帝於是放他自由。

——不樂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