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契平生更有誰,閑卿於我最心知;

當初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一首詩。

【公案】

雙溪布衲禪師和佛日契嵩禪師二人,是真正以禪接心的投契好友。有一天,契嵩禪師戲作了一首詩,送給還活著的布衲禪師,大意是追悼布衲禪師的德風。詩文的前四句是:“繼祖當吾代,生緣①行可規;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繼承您宗風的我,將您在世間的一切生緣行為當作我的規範;您終身都在修道,雖自知有病,但是您不肯再去尋醫。

下麵四句是:“貌古筆難寫,情高世莫知;慈雲布何處?孤月自相宜。”意思是:您的道貌很難用筆來形容,您的情誼非常高遠,世間不易了解;您像慈雲般,會飄往何處呢?也許隻有和孤月在一起最相宜吧!

布衲禪師收到這首詩後,非常歡喜,也提筆答贈一詩:“道契平生更有誰,閑卿於我最心知;當初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②一首詩。”意思是:我雖然還沒有到離世的時候,不過為了報答您的相知和追悼詩,我隻有提早圓寂③。

布衲禪師的詩偈完成後,就投筆坐亡了。

古人有一死酬知己的故事,布衲禪師感念同參道友的相知,又為了維護道友詩文的信譽而入滅,這樣生死以之的友誼,實在難得。

契嵩禪師詩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擔布衲禪師的傳法,雖說是遊戲之作,然而真有見地。布衲禪師為了認可,毫不猶豫地入滅,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布衲禪師是被契嵩禪師逼死的。其實,禪師早就勘破生死,隻要傳承有人,撒手就走,何等灑脫自在,世間還有什麽比這更美的事呢!

【注釋】

①生緣:謂塵世的緣分。

②同參:指同事一師而共同參禪者。後成為僧侶間一般之稱呼。與“同學”同義。亦有互相研究之義。

③圓寂: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

【思考】

1.略述契嵩禪師詩偈的內容。

2.為什麽布衲禪師讀了契嵩禪師的詩而投筆坐亡?

3.請分享一則伯樂一知己至交之間情誼的故事。

【延伸——緇門崇行錄】

唐朝誌超法師,同州馮翊人。二十七歲時禮並州開化寺慧讚禪師出家。平時自淨其心,端正行宜,勤勞作務,數百位出家眾的兩餐粥飯,六時無缺。每次遇到全山出坡勞役時,他都以身作則。後來到汾州建光岩寺,日夜辛勤地接引後學。當時朝廷嚴禁出家人私收徒眾,違犯者要受嚴刑,但大師並不介意,照常為有緣人剃度。當時遁世清散的雲水僧,四方雲集,依恃他如靠泰山一般。

——身先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