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聖兩忘,體用一如;

見無相者,即見如來。

【公案】

傳承仰山慧寂禪師禪風的南塔光湧禪師,有一天在外弘法後,回到仰山禪師的住處來,仰山禪師一見到他就問:“回來做什麽?”

光湧先合十,再頂禮,然後才說:“禮拜和尚。”

仰山禪師用手指指自己,問道:“你還見老僧嗎?”

光湧肯定地回答:“見!”

仰山禪師非常嚴肅地再問:“老僧何似驢?”

光湧毫不猶豫地說:“和尚也不像佛。”

仰山禪師再用手指一指自己,說:“那麽我像什麽?”

光湧不以為然地答說:“如果有所像,那麽跟驢有什麽分別呢?”

仰山禪師聽了弟子的這種回答,不禁哈哈大笑,讚歎說:“這句問話,我已經用了二十年,用它來考驗人,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來。今天你回答我的,真是凡聖情盡,不從分別上去認識世間,而從無分別上去體悟世間,真是太好了。善自護持!善自護持!”

像什麽?用一句真實的話來說,像什麽的,已經是不像什麽;不像什麽的,其實就已經是像什麽了。見著的,都沒有見著;沒有見著的,都已經是見著了。現在我們說的禪,並不是在故弄玄虛,正如《金剛經》說:“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以,如果我們不背棄執著,不背棄對待,不背棄分別,那就不是佛法;要背棄了以後,才是佛法。

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滅變異法,都是無常的法。你說能像什麽,能像的都是不像,而真理法身如同虛空,虛空雖說無相,其實是無所不相。你有見到虛空嗎?虛空像什麽?

【思考】

1.試述本文之大意。

2.為什麽仰山禪師會讚歎光湧禪師?

3.淺述“無常”的真義。

【延伸——緇門崇行錄】

五代後周行因大師隱居於廬山佛手岩。每天夜深時,就有一隻麋鹿和一隻山雉棲息在石屋旁,竟然不會感到疑懼或惶恐,溫馴得如同伴侶一般。大師平生不收徒弟,但是鄰近寺廟的出家眾會主動服侍、侍奉他。有一天大師說:“把簾子卷上,我要走了!”簾子才剛卷好,大師下床走了幾步,就挺立圓寂了。

欲望多的人,臨命終時更加厲害,甚至對妻妾的依戀也無法釋懷,對世上的人和事物,也都不能放下。不僅是世俗的人,出家人也有像這樣的。行因大師一生清氣逼人,圓寂猶如遊戲一般,不是很好嗎?

——鹿鳥為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