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

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

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公案】

日本有一位大愚良寬禪師,是很有名的禪者,他住在一座高山腳下的小茅屋裏,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一位小偷光顧他的茅屋,小偷在茅屋裏翻來翻去,找不到值得一偷的東西。

正當這個時候,良寬禪師從外麵回來,碰見這位鼠賊,禪師就對小偷說:“你也許不遠千裏而來,我這裏實在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但是你既然來了,也不能空手而回。”說著就把身上所穿的外衣脫下來,送給小偷當作禮物。

小偷大概太窮了,雖然不好意思,仍然拿了衣服,飛奔著逃走。

良寬禪師僅穿著內衣站在門前,欣賞著天上的明月,同時心裏不斷地吟道:“但願我也能把這美麗的月亮送給你就好了。”

世界上有不少人靠乞討為生,甚至也有不少人靠偷竊生活,但是我們從沒有見過一個乞討或偷竊的人能夠發財。世間人用種種方法侵占、聚斂,但人生最後究竟又擁有什麽呢?所謂“空空而來,空空而去”,這就是人間的實相。

如果我們真的想擁有世間,清風明月可以供我們欣賞,山河大地可以讓我們遨遊,又何必斤斤計較於那一點點的聲色貨利?

月亮是偷不去的,自家寶藏的佛性也同樣是偷不去的,就像大自然的財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所以,世間其實沒有窮人,每個人都擁有三千世界,隻要心中可以容納,何必要偷竊一些小利呢?

【思考】

1.良寬禪師看到小偷時有什麽反應?

2.文中美麗的月亮代表什麽?

3.你覺得世間還有什麽是偷不去的?

【延伸——緇門崇行錄】

唐朝承遠大師,最初在成都學道,後來住在衡山西南的石岩下。有人送食物來他就吃,沒人送時他就以草木為食。有人慕名前來造訪,恰巧和他在崖穀處相遇,大師正擔著薪柴,身形瘦弱,勞作時弄髒了臉,來訪的人誤以為是仆役,不知道他就是承遠大師。代宗聽到他的德名,亦前來參禮,並賜其所住的居所為“般舟道場”,世稱大師是淨土宗三祖。

古時堯住的房屋是用茅草蓋成的,和一般的村舍沒兩樣;禹穿著破舊的衣服,別人不曉得他是帝王,還以為他是野人。何況,出家人本來就應以一缽一衲來維持生命,還講究什麽呢?如今有些出家人,服飾考究奢華,還雇請了許多奴仆,生怕別人不曉得他有錢,而得意揚揚地走在街上,這種人應該感到慚愧吧!

——人疑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