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峰禪師自從證悟以後能夠放下對其他諸緣的貪愛,唯獨對一個吃飯用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的境界。有一次,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已終,應該把業報還清,便差幾個小鬼來捉拿禪師。但金碧峰預知時至,想和閻羅王開個玩笑,就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裏,心想,看你閻羅王有什麽辦法。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羅王交差,就去請教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計謀使金碧峰禪師出定。土地公想想,說道:“這位金碧峰禪師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裏掛念,就會出定了。”小鬼們一聽,找到禪師的玉缽,拚命地搖動它。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砰砰響,心一急,趕快出定來搶救,小鬼見他出定,就拍手笑道:“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羅王吧!”金碧峰禪師一聽,了知一時的貪愛幾乎毀了他千古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並且留下一首偈曰:“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當下進入了無住涅槃的境界。

人都有“貪心”,貪多、貪大、貪好,甚至“多,還要更多”“大,還要更大”“好,還要更好”。所謂“貪心不足”,貪心的人永遠不會滿足,試舉數例如下:

一、貪一輛腳踏車。有的人希望有一輛腳踏車代步,等到有了腳踏車,又想要一輛摩托車;有了摩托車,覺得擁有汽車才好。一旦有了汽車,又嫌國產的不夠氣派,最好是名牌的進口轎車才拉風。真的擁有進口汽車的時候,開在路上怕被人撞到,晚上停放哪裏都不安心,怕被竊賊所偷,於是整個人都被汽車束縛了,真是何樂之有。

二、貪一個官位。有的人想要做官,從地方的村裏長做到鄉鎮市長,還是覺得官位不夠大,一心希望當更大的官,甚至能當上部長就更有權勢,就更加威風了。哪一天真的當上部長,忽然一個貪汙案件爆發,結果鋃鐺下獄,不但權勢沒有了,連尊嚴也葬送了。

三、貪一棟房子。有的人羨慕別人住洋房,一心希望自己能有一棟獨門獨戶的房子。等到真的有了自己的房子,一棟不夠,還想擁有第二棟,甚至覺得平房不好,最好能住高樓大廈。一旦真的如願住進大樓裏,忽然地震了,整棟大樓天搖地動,嚇得倉皇失措,手腳發軟。這時才發現,住大樓也不一定好。

四、貪一個美女。有的人以擁有嬌妻美眷為幸福,一心希望娶個美嬌娘。等到如願了,又覺得“家花”哪有“野花”香,別人的太太看起來永遠都比自己的老婆漂亮,所謂“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的好”,於是就在不滿足當中遺憾地過了一生。

五、貪一件衣服。有的女人喜歡逛街買衣服,新潮的、複古的、樸素的、花哨的,連身洋裝、中式套裝等,各種式樣、各種質料、各種花色的衣服掛滿衣櫃。但是每次要出門的時候,選哪一件都覺得不合適,於是麵對滿滿一整櫃的衣服,卻永遠都是少一件。

一般人對五欲塵勞的世間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有一首描寫“不知足”的歌,形容一個人“心無饜足”非常貼切,歌雲:“終日忙忙隻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支虛。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種種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

不知足的人,就這樣苦惱地度過了寶貴的人生,寧不可惜!

·佛光菜根譚·

光榮歸於他人,是處世成功之道;

吃虧歸於自己,是立身安全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