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岩禪師說:“去年貧未是貧,去年貧尚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雖然連立錐地都無,但他有無相無邊的法界,擁有萬妙宇宙。不要以為有錢可以辦一切事,錢有時也是造孽的根源。錢本身雖然沒有什麽善惡是非,一旦運用不當,就是是非,就會造業。

世間的人都希望發財,所謂“向錢看”已成為社會風氣。其實,錢財不一定指有形的黃金美鈔或是房屋地產、有價證券等,這些有形有價的錢財之外,另有一種不受人注意的善財更為寶貴。一般有形的財富都是向外去求,無形的財富如以下的七種善財,則在自己的心中,本為自己所有,就看自己如何去發掘。茲將“善財七法”略說如下:

一、慚愧。慚愧就是自覺對不起別人,自感愧疚。一個人如果能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弟姊妹、對不起妻子兒女、對不起社會大眾、對不起朋友;有“對不起”的慚愧心,則所謂“慚恥之服,無上莊嚴”,人有慚愧知恥的美德,就會受人尊敬,這就是無形的財富。

二、感恩。有的人每天隻希望別人給他,這就表示自己貧窮,如果心存感恩,隻想給人,就表示自己富有。有兄弟二人在地獄受審,準備投胎。大哥希望擁有“接受”的人生,因此投生為一個乞丐,日常生活都由別人施舍;小弟心存感恩,隻希望能“布施”給人,因此出生在富有之家,成為一個富翁。感恩的人生,無限美好,感恩才是富有。

三、喜舍。喜舍不一定要布施錢財,你不吝於說別人的好話,不吝於給人笑容,不吝於伸手與人相握,不吝於為人服務,所謂“你丟我撿,是我有福;你要我給,是我富有”。一個喜舍的人生,就是快樂的人生;慳吝不舍,即使是天上的雨露,如果不肯普施萬物,上天於我何益?

四、惜福。人生多少都有一些福德因緣,要好好愛惜,不能糟蹋;如同銀行的存款,不要亂花,日用錢財,不能亂用。現在人都懂得存款、儲蓄,不也是生財之道嗎?

五、助成。助成別人,看似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自己增光。你建公園,我幫助你,我也可以散步;你建華廈,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躲雨;你修橋鋪路,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行走。對於別人的好事,能隨力讚助,對別人好,也對自己有益。現在很多大公司、大企業的董事長,不將資產交給兒女,反交給工作夥伴,因為你助成我,我也會助成你。

六、智慧。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才是智慧。智慧是別人偷不去的財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時之財,不看個人之財,有智慧的人才會大公無私。例如,居裏夫人最先發現了鐳,但她舍棄申請專利的機會,把研究成果公之於世。再如佛教的須達長者,以黃金鋪地,購地建寺,利益眾生。他們都是曆史上有智慧的富人。

七、結緣。結緣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讚美別人的一句好話,可能收入的比一句好話多出千百萬倍;不經意幫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報也許難以計數。眼看世上榮華富貴的人,並非完全靠天地父母對他特別照顧,還是要靠自己廣結善緣而獲得。

綜上所述,求外麵的財富千難萬難,發掘自我的財富,則是輕而易舉。聰明的人兒,何不向自己內在的寶藏去發掘呢?

·佛光菜根譚·

慚愧,可以洗滌我們的懈怠;

正見,可以擊退我們的邪見;

慈悲,可以溫暖我們的心房;

精進,可以鼓舞我們的力量;

知足,可以增加我們的財富;

內省,可以督促我們的善行;

持戒,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

淨念,可以莊嚴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