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一位秀才上京趕考,錯過了旅店,在半途中找到一戶村莊人家,希望借住一宿,可是敲了很久的門,屋內才有應聲:“我們家裏沒人啦!”秀才疑惑地問:“難道你不是人嗎?”屋內又答:“我丈夫不在家,我是女人,沒有男人!”秀才:“我就是男人呀!”這兩個人,有裏外的分別,有人我的分別,所以各說各話,各有各的立場。

人類為什麽要建屋而居,就是因為怕外力侵犯;國家為什麽要建城鑿池,就是怕敵人來犯。侵犯我們的外境太多了,所以要有防患之道,包括夏天要準備冬衣,以防寒冬到來;冬天要準備薄衫,因為炎炎夏日終會來臨;白天準備手電筒,知道夜晚要用;在冰箱裏儲存食品,因為明天還要吃飯。

人都要懂得“預防”,所謂“防患於未然”,等到災難發生時再來防備就嫌遲了。所以家居消防設備要齊全,以防發生火災;平時要築好防空洞,以防發生戰爭。乃至防震、防台、防盜,甚至防小人,都要做好安全的防範,稍有不慎,防患不周,後果不堪設想。

防患主要是事前做好防範措施,人生究竟要如何“防患”呢?

一、防饑於未饉。“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一個人在三餐溫飽之時,就要想到饑荒的年代,因為世間無常,水災、旱災、兵災、蟲災等,任何災情都可能發生,叫人難以逆料,所以“有時”要想到“無時”,“有日”要想到“無日”,能早做預防,才不會束手無策。所謂防患之道,最重要的是要結人緣,平時你有布施結緣,到了災難發生時,自然會有人幫助你。或者自己早做安排,例如在另外的地方結交一些朋友,托管土地房屋、安置產業,一旦此處有了災難,彼地可以暫住一些時日,所以“狡兔有三窟”,人不能沒有一些親戚朋友作為自己的後備。

二、防病於未發。人是血肉之軀,難免因為感染風寒,或因飲食不當而生病。有的人平時懶於運動,身體沒有獲得適當的保健,因此過度肥胖,導致百病叢生。也有的人因為心情不好、情緒不佳,心理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人老了生病是難免的事,但是有一些年輕人,身體時常這裏不好,那裏不對,實在不該。須知家中隻要有一個人生了病,會讓多少人受到拖累、辛苦,所以平時就要做好保健。例如,生活作息正常,不亂吃、不亂想、不亂行,居家環境保持清潔衛生,一旦氣候變化,要注意保暖、防暑等。所謂“預防重於治療”,能夠防病於未發,才有健康的人生。

三、防亂於未動。世間的動亂,紛紜擾攘,大至國家的戰爭、黨派的政爭、族群的對立,或者社會治安敗壞、苛捐雜稅、物價波動等;小至家庭的兄弟鬩牆、妯娌爭執、婆媳不和等,都像暴風雷雨,不知何時會突然降臨。對於這一切,我們要如何應付呢?你要防備戰爭,所住之地不要太靠近戰區;你要防範暴徒,必須注意居家的門窗牢固;你想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就要修養好,處處與人為善,不要跟人結惡緣,學習自己吃虧,把好事、利益留給別人,這都能防亂於未動。

四、防念於未萌。我們的心念,像盜賊、像虎豹、像蛇蠍,不將它管理好,它就蠢蠢欲動,伺機想要加害於人。假如我們能多讀書,重視道德人格,信仰宗教,講究因果,慈悲待人,不讓貪嗔疑忌的惡念生起,則自己做人光明磊落,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堂堂正正做人,這是人生不能不具備的防患之道。

·佛光菜根譚·

防患未然,也是一種進德修業;

防他人的惡意惡行,

更要提防自己的惡心惡念,

這才是真正的身心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