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人們生活的依靠之一,有人借此養家活口,有人從中實踐自我,有人隻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也有人盡心盡力,努力完成。若要事業有一番成就,除了廣結善緣、節儉勤奮、樂於喜舍之外,工作倫理也是不可忽視的條件。身為上司者,在與員工相處時,應該做到:關懷員工工作,不使過分勞累;關懷員工飲食起居,了解待遇是否足夠養家生活;培養員工正當的休閑活動;關心員工的健康;各種福利與員工分享。

在公司、機關、工廠裏做部屬很難,其實,當主管也不是容易的事。當主管的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能力呢?茲有“主管十事”,略述如下:

一、賞罰公平。對待員工,不能私心、偏袒,要一視同仁,待遇要平等,當賞則賞,當罰則罰;能夠“賞罰公平”,大眾無有不服,這就是好領導。

二、能負全責。做主管的人,不要把責任推卸給部屬,自己要勇於擔當;甚至能代部屬受過,更能贏得眾人的歸心。

三、指導有方。既為主管,對工作的程序內容,應該了然於心,部屬有所請示,要明確指導,一是一,二是二,不要反複不定,改來改去,否則屬下難以信服。

四、量大能容。部屬偶有錯失,隻要不是常態性的,能掩護他一時無心之錯,他會感念你的包容,必然更加賣力工作。

五、學養豐富。做一個主管,要能眾望所歸,不但學問要在眾人之上,尤其要有修養,禮貌要周到,讓人心悅誠服,接受你的領導。

六、愛護屬下。屬下不是牛馬,不是天天來接受喝罵的,部屬也有尊嚴,要用鼓勵代替責備,用指導代替命令,則屬下無不感佩。

七、同甘共苦。做主管的最忌居功諉過,榮譽、成績都是自己獨享,困難、錯誤留給屬下承當,這是最不得人心的主管。好的主管要與眾同甘共苦、榮辱與共,甚至比部屬更能接受委屈,更能吃苦耐勞。

八、以身作則。在公司裏,主管要能以身作則,舉凡愛護公物,勤勞奉獻。能夠以身作則的主管,凡事不言而教,更能讓部屬敬重。

九、觀機授權。主管對部屬的能力、性格要充分了解,有機會要給予授權,有因緣要加以提拔,讓他覺得跟這個主管有希望,他就會安心奉獻。

十、計劃周詳。明天的事,今天要做好計劃,甚至半年、一年、三年後的事都已在計劃之中;大眾在了解計劃後,各自分工合作,則能無事不成。

一般說“主管難為”,因為從管理學來講,管理機器、錢財、物品、材料,他們都不會有意見,也不會反抗,自然比較容易管理;唯有領導一群人,彼此各有思想、各有做法、各有主張,所以主管一定要高過他們,要能攝受他們,才能讓他們接受領導。

其實,一個好主管要不時為部屬設想,讓部屬主動為主管分憂解勞,如此上下交流,彼此互助,這才是最成功的領導人。

·佛光菜根譚·

常以“尊敬”“信實”與上司溝通,下情自能上達;

能以“尊重”“信任”與部屬往來,上令必能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