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和兒女們說:“你看!隔壁張家的某某多好,成績這麽好,哪像你?”結果,孩子被說得一無是處,隻有自暴自棄。在社會上,一些主管總是責備屬下不如別人,說者固然是恨鐵不成鋼,但沒有想到聽者的想法如何、根器如何,也就枉費心機了。每個人資質不一,各有妙用,隻要你善於帶領,敗卒殘兵也能成為驍將勇士,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看出他們的優點長處,而給予適當的鼓勵?你能否看出他們犯錯的症結,而給予確切的輔導?尤其,你能否不傷害他的尊嚴而讓他的人生得到成長?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寧為雞首,勿為牛後。”人性趨向於歡喜領導別人,卻不願被人領導,總想管人而不被人管。事實上,到了現代這個民主的社會,管人已是落伍的思想;一個好的主管,應講求人性化的管理,而非氣勢淩人,高高在上。如何成為好的主管,給予四點意見:

第一,目標明確提示。船隻在大海中,因為有明確的目標,所以不怕迷失方向;飛機在空中,因為有明確的航線,所以可以安心飛行。身為主管,必須給予部下明確的指示,目標是什麽,才能有所依循準則。大眾看清目標,就可以向前邁進。

第二,凡事以身作則。佛陀親自為年老的弟子穿針引線,為生病的比丘端藥倒茶,表示佛陀的平等慈悲、以身示教的精神。語雲“身教重於言教”,一切的言教均未能比以身作則更具說服力。

第三,聆聽屬下意見。聆聽,是做主管的美德,是對別人尊重的行為。身為主管,麵對屬下前來同你報告,認真傾聽;屬下前來建言,自己必定獲益,也能得到支持。

第四,胸懷包容異己。展現包容異己的胸襟與氣度,這是做主管必有的雅量。身為主管,胸中也要能把好壞、善惡、長短、得失,包容納受,不因異己而有執著,因為有容德乃大。凡事錙銖必較,豈能成為主管?唯有心大才能領導人,成就大事業。

現今民主的時代,身為主管能親眾愛眾,才能受人擁戴。有平等觀、慈悲觀的性格,時時心係著“我該如何為大眾服務,幫助大眾解決問題”,用心盡義,方才善為主管。想要領導他人,此四點意見不能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