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寧帶一團兵,不帶一團僧。”出家人的性格雖然比較超逸淡泊,無所勉求,但相對地,因為不求名、不求利,有時候也很難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所以教育僧團徒眾不像帶領世俗企業裏的員工那麽容易。而我,除了分布在全球各地百萬名信徒之外,還收了一千多位出家弟子。我每天不但必須處理忙不完的法務,還得分神為他們處理情緒問題、讀書問題、修持問題、弘法問題、養病問題、請假問題。每次主持教育座談會時,總有人問我如何帶領這麽多弟子。其實這就像《維摩詰經》所說:“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

身為主管,你的言行舉動、處事態度,對於部屬都有示範的作用,也都是部屬依循的準則,直接影響整個團體的進步發展。有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因此身為主管,切莫拘泥於自身的觀念思想,應以大局為標準,才是該有的態度。以下四點,提供作為領導哲學的參考:

第一,事煩莫懼。身為主管,事情難免煩多忙碌,能幹的主管,懂得在瑣碎繁重的事情當中,將之單純化。反之,做事沒有條理,不懂得化繁就簡,就像無頭蒼蠅,瞎忙一通,不但達不到功效,反而因事煩而生懼。事煩莫懼,懼不能寧,唯有懂得將煩瑣的事物簡單化,愈容易取得成功。

第二,因果莫負。既為主管,說話或行事理當明因識果。你若因果不明,做事則會毫無原則,因為一切都在因果循環中。你看,周幽王為得褒姒一笑,以烽火戲諸侯,招致西周王朝結束;你看,吳三桂因一怒為紅顏而引清兵入關,致使江山易主而背上千古罵名。古訓:“平生莫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要令部屬不切齒於你,你的所作所為都應莫負於因果。一切言行能夠遵循因果原則,自可以事理一如。

第三,是非莫辯。人際相處,免不了是非爭論,被人錯怪、誤解,一般人總慣於百般辯解,以求清白。其實,“好花不怕人談講,經風經雨分外香;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是非自有公論,不必急於爭一時的公道,清白自在人心。為人主管必須身先士卒,帶頭模範,要能“不誹謗他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如此自可改非為真,帶動團體的和諧氛圍。

第四,操守莫虧。不論古今中外、時空移轉,為人主管者,最需要具備的就是清廉、端正的操守。《晉書》記:“大丈夫行為,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身為主管,能夠捫心自問而無所愧怍,而不虧於操守,自然會產生無比的勇氣,事情才能順利成功。反之,自己行為不全,不知自愛,毫無誠信,決策常常左右搖擺,有私心、弊端,部屬如何對你產生信心?因此,隻要你心地坦蕩、清廉自持,莫虧於操守,自能無所畏懼,且獲得部屬的信任,必定能上下一條心。

主管難為,非也!隻要你的觀念思想、處事態度莫懼、莫負、莫辯、莫虧,自有一股動力推你走向進步。

·佛光菜根譚·

一等主管:關懷員工,尊重專業;

二等主管:信任授權,人性管理;

三等主管:官僚作風,氣勢淩人;

劣等主管:疑心猜忌,不通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