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寺裏有一位80多歲駝背的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曬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禪師看到後心有不忍,就說:“長老!您年紀這麽老了,為什麽還要吃力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麽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代勞呀!”老禪師毫不猶豫地說:“老了不做,什麽時候再做?何況別人並不是我啊!”道元說:“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老禪師說:“大太陽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世間萬物當中,人類所以能夠傑出,就是因為人有工作。即使動物之中的蜜蜂、螞蟻,也都勤於工作,也是為人所稱道。工作是神聖的,勤勞是偉大的,服務是可貴的,我們對於工作,應該有什麽樣的認知,應該抱持什麽樣的心態呢?略述如下:

一、勤勞為工作的態度。說到工作,首先我們應該建立對工作的正確看法與態度。工作最需要的就是勤勞,勤勞的習慣、精神、態度,就是要自動自發。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不要隻想敷衍了事,不要隻想報酬多少,應該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這才是首應建立的正確態度。

二、節儉為工作的方法。有的人剛接到一項工作,馬上就大張旗鼓地添置設備,不知節儉;有的人一要他工作,立刻想到自己的待遇多少,甚至要辦公室、要汽車等。工作還沒有看到成果,就已浪費無度,實在不符工作的原則與方法。

三、融合為工作的根本。工作不能單打獨鬥,必須集多人的力量共同成就,此即所謂“集體創作”,所以要能上下和諧,要有團隊精神,要能與人合作。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團隊沒有一致的共識,難以望其有成,如果整個團隊上下能融洽和諧,就能眾誌成城,所以融合是工作的根本。

四、謹慎為工作的原則。在團體中與大眾共事,每個個人都應該放棄自我的執著,應以團體的需要為主,時時戒懼謹慎,不可任意決策、任意用人。如果犯了工作的忌諱,就很難獲得團體大眾的接受,自然難以有發揮的空間,所以要謹慎從事。

五、誠信為工作的宗旨。個人或團體,無信都難以立足社會,誠信是創業的基礎,也是與人合作的根基,所以在工作中要真誠守信,才能獲得別人的信賴,才能在工作中發揮生命的價值。

六、負責為工作的要領。負責就是擔當的表示,一個肯負責、有承擔力的人,即使工作難度再高,都能想辦法克服,都能實際負起責任,所以走到哪裏都能受人重用,因此負責才能擔當工作。

七、發展為工作的中心。工作當然是為了事業,既是為了事業而工作,當然要能看得到未來的發展,所以現在世界上一些大企業家,公司裏最重要的部門就是“發展計劃部”。有了發展的計劃,大家目標一致、精神一致,並且按部就班地照著發展計劃前進,自然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就是工作的中心重點。

八、成就為工作的目標。工作要有目標,工作的目標就是“發展”。工作不是要你每天施舍做功德,工作的目標是要你能日日進步,時時進步,一周、一月、一年的工作成果,數字都有明顯的成長,如此自能鼓舞士氣,自然更能發揮工作的效率,自能增進信心與力量。

以上,關於工作的種種,說明人不能沒有工作,人的成就要靠工作而成就,人的擁有也是靠工作而擁有,所以個人的未來就看自己工作上的成或敗。工作對吾輩的重要,不言而喻。

·佛光菜根譚·

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

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