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客人要來的前一刻,站在門口迎接,讓對方驚喜不已,有人問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實這是因為我從小就訓練自己要有時間觀念,例如什麽是五分鍾,什麽是十分鍾,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時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費多少時間,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所以一切事物當然也就能夠管理得恰到好處了。

社會上,一般人為了家計,不惜一切地工作賺錢,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及心靈提升。所謂“忙!盲!茫!”,忙到最後,身心疲倦、內心空虛。因此,適當地規劃上班以前的時間就更顯得重要了。對“上班以前”有四點建議:

第一,十分鍾盥洗。一大早起床,除刷牙、洗臉外,洗個熱水澡能使人精神煥發,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升。除此,盥洗能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將使思考更為活絡。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大部分的人選擇在一天忙碌的生活之後盥洗,以消除身心的疲勞。其實,早上盥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能提神醒腦。在佛教裏,盥洗不隻是一種形式,還可以作為一種修行,如《毗尼日用》所說“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第二,二十分鍾晨修。早晨的空氣清新、環境寧靜安詳,是晨修最好的時間,無論是念佛、拜佛或是靜坐、誦經都可以,為的是提振精神,讓一天的生活都能過得心安理得,有所寄托;佛存在我的心中,自然會有力量,有力量則不會為瑣事所困擾。一個人隻要感覺內心擁有財富、擁有力量,對社會的服務也就永無盡期。

第三,二十分鍾運動。運動可以舒活筋骨,讓身心活動起來。早上一起床,心中無憂無慮,可以到公園裏運動、散步,享受新鮮空氣所帶來的清爽,這不也就像是人間的天堂嗎?又如佛教的禮拜,不僅是修行,也是運動;可以拜出健康、拜出智慧、拜出清淨、拜出光明,是很好的選擇。

第四,二十分鍾讀報。科技發達,讀報是獲得信息的重要來源,它能促使我們與世界的脈搏共跳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果思想、意境不能與時代同步,不就會被淘汰了嗎?所以,工作再忙,也要給自己一點時間讀報,用功吸收新知,督促自己與時俱進。

對於每天忙碌不堪的上班族來說,想要挪出一點時間充實自己,實在是一件難事。但是,如果你有心,願意善用早晨的時光,那麽一切也就不成問題了。

·佛光菜根譚·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

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