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眾生皆有佛性”,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既然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我們為什麽要妄自菲薄,為何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呢?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活出生命的尊嚴,須知我們與佛無異。凡夫和佛隻是迷悟不同,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因此我經常在主持皈依三寶典禮時,勉勵大家要承認“我是佛”,隻要我們有“我是佛”的認知與承擔,就能頂天立地,就能與佛同在。

不過,人雖然不可以看輕自己,但也不能驕矜自傲,人在宇宙間生存,要懂得謙卑,要和宇宙自然和平相處,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因為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緣起”,生命要靠彼此相互依存的因緣關係才能存在。例如,在現實生活裏,我們吃一頓飯,要靠農夫耕種、商人販賣、典座烹煮;穿一件衣服,從繅絲、織布、裁縫、成衣,是曆經別人諸多的辛苦所成;我們居住的房屋,有賴農夫植林、工匠砍伐、建築師設計、工人營造等因緣和合,才能讓我們遮風避雨。可以說,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乃至娛樂等,都是由十方眾生的因緣共同成就,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

此外,大自然的鳥叫蟲鳴、鳶飛魚躍,使我們置身在多彩多姿的世界中。至於我們的生活,更離不開陽光、空氣、水等自然資源,所以自然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自然不但孕育了生命,自然本身其實也有生命,因為“生命”的定義不在於一息尚存,而在於是否具有“用”的價值。山河大地等能夠為人所用,於人有用就有生命,所以自然界的鳥叫蟲鳴、飛瀑流泉、萬紫千紅、綠葉婆娑,觸目所及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都有活潑潑的生命。甚至如果我們用心領悟,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宇宙中的森羅萬象哪一樣不是從自己的生命中自然流出的?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珍惜自然。人類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剝奪自然,否則,大自然也會向人類反撲。

中國有句古話,叫“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因此,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首先應該從愛護大自然做起,也就是要重視環保。佛經裏有一位睒子菩薩,他每走一步路都怕把大地踏痛,每說一句話都怕把大地吵醒,每丟一個東西都怕把大地汙染。因為大地普載我們、生養我們、成長我們,我們就應該愛護它,不可以糟蹋它。

總而言之,我們生存在地球上,就應該愛護地球,地球上的河流、大海、森林、高山、動物等,其實也如同人體的組織一樣。例如,河流如血脈,川流不息,可以順利運送養分;大海如腎髒,保持潔淨,可以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森林如心肺,減少砍伐,可以做良好的空氣調節;高山如骨骼,減少挖掘破壞,可以保持地球水土的均衡;動物如細胞,不去捕獵殺戮,可以維護生態的平衡。大地的資源能夠維護長久,後代的子子孫孫才能在地球上安居樂業;也唯有珍惜大自然的資源,人類才能在地球上永續生存。

·佛光菜根譚·

慈悲待物,愛護珍惜,

花草樹木酬我以繁茂青翠,昆蟲飛鳥迎我以悅耳鳴唱;

慈悲應世,不冀回報,

榮辱得失於我皆逆增上緣,天下眾生於我皆法侶道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