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阿奎無窮無盡、變化多端的曆程,所有的水分子即是如此這般在天上、海洋、江河、湖泊、陸地上以及生物體內逗留和循環。

    自然界生成於緣起性空。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都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所構成,它們都相為關係、互為條件、緊密配合。在《增一阿含經》中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緣起性空”的道理:

    猶如鑽木取火,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生,亦不離木。若複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會合,然後有火。

    因此《大寶積經》雲:“以眾緣故起,一切無堅實。法語自性空,自性無有相。”自然界的山河大地,和所有人事物境的生起、還滅,均脫離不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普遍而必然的因緣。《成佛之道》裏有幾句話最能說明無常的道理: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國家治還亂,器界成複毀。

    世間萬事萬物沒有永恒存在的實體。以時序來說,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四季遷流,輪回不已;生物界有生、老、病、死的變化過程,若一息不還,即如同灰壤;國土世間危脆不實,逃不過成、住、壞、空的循環,如強烈的大地震,能將高樓林立的城市夷平,震裂地殼,甚至能吞噬山川河流,使桑田變滄海,滄海變桑田。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會自己生成,所以不是固定不變,也不是單一的獨立體,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依緣而刹那生滅。或者換個角度來說,自然就是一種生命,無論山水風雷,無論飛禽走獸,無論人類,我們都是這個輪轉的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

    ·佛光菜根譚·

    高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

    天地無私,故能覆載萬物;

    真如無相,故能遍一切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