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都有這一特性。資源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不斷地吃虧,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凡是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的人,大多都很小氣。因為一個人如果心裏沒有某種弱點,就不會強調它。例如一個人缺乏信用,就會強調自己重信用,通過不斷地強調,讓別人上當。

因為怕吃虧,所以彼此打交道時,以互利互惠為原則,才能皆大歡喜。如果一開始就想著欺騙對方,往往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

每個人都怕吃虧,但是過分地怕吃虧就變成精打細算。其實人算總是不如天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因此有人發展出一套“差不多主義”,差不多就是剛剛好,就是恰到好處,就是合理。合理地怕吃虧有什麽不對?

因為怕吃虧,所以大家會說“防人之心不可無”,處處小心謹慎。但是,如果防不勝防,真的吃了虧,便會相信吃虧是福,“吃一塹,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