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小便宜,關鍵詞是“小”。一個人愛占“小”便宜,表示這個人不貪,因為貪心的人隻想著占大便宜。不要輕易去占大便宜,一方麵,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有大便宜可占,首先要考慮有沒有問題,會不會上當;另一方麵,無功不受祿,要等價交換,得到大便宜必須要付出大代價。

對人們來說,占小便宜隻是手段,不是目的。占小便宜是在試探對方,看對方是不是值得打交道的人。不要盲目地為一個人去拚命,要首先考慮值不值得。要判斷值不值得,就要看對方舍不舍得,你舍得我就認為值得,你不舍得我就認為不值得。看對方舍不舍得,舍到什麽程度,可以判斷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分量。如果對方連雞毛蒜皮的事都要和你計較,那說明對方沒把你放在心上。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嚐君,願寄食門下。孟嚐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嚐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嚐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居有頃,複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嚐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嚐君客我。”後有頃,複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嚐君聞:“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嚐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複歌。

這個故事是說,馮諼投靠到孟嚐君門下,整天無所事事,卻嚷著要錦衣玉食、寶馬香車。不要以為馮諼是看孟嚐君好說話,想多從他那裏撈點好處。其實,馮諼一直在考驗孟嚐君,看他是不是值得效忠之人。所幸孟嚐君通過了考驗,後來,“孟嚐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相比之下,平原君就沒有孟嚐君那麽聰明。當時,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占領了韓國的野王。野王鄰近上黨,上黨官員看到野王輕而易舉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平原君認為,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上黨這塊“肥肉”,為什麽不要呢?雖然有人反對說不花力氣就得到好處,恐怕會招來大禍。但是,趙王和平原君卻不聽,把上黨劃為自己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險些滅國。

這就是前車之鑒。所以,和別人打交道,首先要明白,在合理的範圍內,大部分人比較喜歡占小便宜,但是也明白“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的道理,因此想要別人幫忙,隻要施以小恩小惠即可。如果施以“大恩大惠”的話,會讓別人心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