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雲:“為政以德,常懷律己之心。”人要有自律的意識,才能自重、自省,才會清廉、守法。所以,為人要時時警誡自己,莫存非分之想、莫做無益之事、莫說虛妄之言、莫交不義之人。“莫”字訣四點說明如下:

第一,非分之想莫起

蘇東坡的《前赤壁賦》雲:“禍難生於邪心,邪心誘於可欲。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不是我們本分應該擁有的,毫芥不取,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也不必生起圖謀妄想,因為有了非分之想,就會有非法之行。如《韓非子》說:“邪心勝,則事經絕;事經絕,則禍難生。”所以不該是我們所應得的,千萬莫存非分之想。

第二,無益之事莫做

做人做事,要做有益之事,對自己沒有利益、對家庭沒有利益、對社會沒有利益、對國家沒有利益的事,都不應該去做。所謂“平生莫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你做了傷害他人的事,不但別人不會放過你,自己的良心也過不去,所以無益的事不可以做。人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知道,做人做事,要做對自他有益的事,沒有利益的事不能妄為。

第三,虛妄之言莫說

說話,莫說虛妄、不真實的話。虛妄不實的謊言可以騙人一時,但不能維持長久。如果你經常用謊話騙人,騙慣了總有一天會被人拆穿。等到別人知道你平常所說的語言都是謊話,別人再也不會信任你;你的信用一旦破產,自然會被人看輕,自然不受人尊敬。尤其一個人說了謊話,莫不害怕被人拆穿,這種內心所受的煎熬,隻有自作自受。所以,做人莫說虛妄之語,要說真實的語言才可貴。

第四,不義之人莫交

人在世界上一定要交朋友,什麽樣的朋友才值得交往呢?所謂友直、友諒、友多聞。我們所交的朋友要耿直,要有寬宏的心,要具備豐富的知識與學問;反之,不講情義、不講道德、不講慈悲、不講人格的朋友,不能交往,否則如墨子說:“交友之道,猶素之白也;染以朱則赤、染以藍則青。”孔子也有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所以交朋友,其人品如何,不能不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舉凡起心動念,所言所行,都要自我謹慎防患,常常提起“莫”字訣,才能自我淨化,進而淨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