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之木,難成長;無源之水,難長流。木有本,水有源,我們無論做什麽事,總要講究“根源”。有四點意見提供:

第一,閑暇出於精勤

人生無論是修行、工作,都要有適度的閑暇時間,但是閑暇必須出於精勤之後。例如一個星期工作了五天,到了周末度假去,假期會令人期待;一日辛勞之後,到了晚上更能體會放下休息的美好。如果沒有精勤,閑暇顯不出悠然的心情;沒有精勤,閑暇也就沒有它的價值。因此,真正的閑暇,要出於精勤工作之後。

第二,安然出於敬畏

生活中,你感覺安然舒適嗎?隻要你對朋友、長輩、社會、國家,都能心存敬畏,自能感覺安然。如果你不顧人言可畏,也不顧行為後果,放縱自己,放蕩不羈,怎麽能安然適意呢?所謂“心有敬畏,何畏於外境的幹擾”?你有敬畏之心,才能安然自處,所以說“安然出於敬畏”。

第三,無過出於能慮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處世,要想無過,除了平日行事要深思熟慮,考慮周詳,以免掛一漏萬;尤其不能目光短淺,凡事要看得遠、想得透,不可隻圖眼前小利,明知非法,還是心存僥幸。須知凡事皆有因果,種什麽因,必得什麽果;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如果人人都能慎防於因,凡事都能慮及未來,自然能遠過而保平安無事。

第四,大膽出於細心

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無論治學立業都是如此。你可以大膽假設,海闊天空,沒有設限地自由發揮,但先決條件是要出於細心縝密的計劃。好比勘探者尋找新能源,探險家攀越高山險域,你沒有仔細收羅相關信息,做好相關準備,貿然大膽前進,匹夫之勇的結果,終難達到目的。

總說以上四點,可以看出,枝芽要抽得新綠,得出於嚴冬考驗;荷花要出落得亭亭,根源也得長在淤泥。表演要出神入化,也需要不斷練習;書法要自出一格,更要用心努力。

人生無論為人處世、讀書工作,這四種根源,供我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