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鍛煉身體,使自己健康,精力充沛;鋼鐵要堅固耐用,也要經過澆鑄鍛煉。修行是訓練自己意誌堅定,調適習氣,做一個身心自主的人。平日如何修行呢?以下六點提供各位參考:

第一,用舍心廣結善緣

舍,才能包容他人。世界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不能“舍”,拚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忽略心內的世界更為遼闊。如果能尊重他人,以舍心結緣,就能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第二,用慈心福利人群

心如盜賊,經常竊取我們的功德法財,使我們身陷執迷之中。假如馴服心中的盜賊,從消極的不攀緣,做到用慈心來造福人群福利社會,就可以做心的主人,長養無上功德。

第三,用信心開發潛能

宇宙萬物都有它的性能,好的性能,持久耐用,不好者,容易耗損。人人本具的佛性,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彌新,這個本性潛能是內發,而不是外求。我們用信心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開發自我的正見、誠信、良善等潛能,這才是真正的無價寶。

第四,用淨心遠離貪欲

現代物質日益豐盛,精神生活卻是江河日下,毒品、暴力、娼盜、道德淪喪,爾虞我詐的歪風四處蔓延。想要國家富強、民生樂利,首要的是匡正世道人心。除了要有節製的感情、合理的經濟、正當的關係、德化的觀念外,更要以慈悲喜舍、慚愧感恩的心來自他淨化,才能遠離貪念色欲煩惱。

第五,用禪心安頓境界

什麽是禪心呢?就是無人我,不計較、不執著。禪心是一種自然、一種包容、一種安住。有了禪心,不會分別你我得失,對人家的毀謗、嫉妒、障礙無所動心。有謂“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你在人情世事中就能多一分坦然和風趣。

第六,用慧心觀照空性

“慧”指洞悉真理,明白道理,它不同於世智辯聰,因此直譯為“般若”。我們的心暗昧不明,終日在六塵上盤桓,眼愛美色,耳聽佳音,鼻聞香味,外界六塵千變萬化,難以把握,心也隻有跟著上下起伏,動蕩不安。如果我們能以般若觀照,把心從根境的虛幻之中超拔出來,自然能享受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