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最要緊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的舉心動念。有雲“誠於中、形於外”,平常我們心裏想什麽,表現在外的行為就會是什麽。心有煩惱,則顯憂鬱神情;心有歡喜,則露和悅顏色,因此,“居正六方”應當留意。何謂“居正六方”?

第一,正以治心

明朝薛瑄在《讀書續錄》裏說:“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所以,心地端正,所作所為才能不昧道德良心。莊子也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一個公正的人,他的用心就像鏡子一樣明亮光潔,因此,心不能歪,歪了就不正;心不能邪,邪了就不正。

第二,廉以律己

為人應當用廉潔來要求自己,不義之財我不貪,不當做的事我不做,不該說的話我不說。《五代史·馮道傳》曰:“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一個人沒有了清廉,將名譽掃地,綜觀曆代,貪官汙吏因貪瀆不法而致身敗名裂者比比皆是,不能不引以為戒。

第三,謙以處事

日常生活中總要和人接觸來往,謙虛的人,往往能夠得人青睞,讓人歡喜接近你;驕傲的人,自大自滿,容易看輕別人,讓人不歡喜接近。莎士比亞曾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裏毀滅了自己。”西方哲學家也曾說:“宇宙隻有五尺高。”人有六尺之軀,要生活在這五尺高的宇宙裏,頭要低一點,謙虛才能讓做人處世臻於圓滿。

第四,信以接物

曆史上,季劄掛劍,對於心中許下的諾言,竭盡所能完成;張良納履,得黃石老人贈予《太公兵法》;嵇康托孤,山濤守信撫育遺孤的故事,都是因為誠信而為後人所讚揚。所以,對人要有誠信,人家才肯信賴你,倘若經常對人抱持懷疑、不信的態度,別人也將無法信任你。

第五,寬以待人

與人相交貴在與人為善,所以待人應當施以寬厚。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敬重,自己應當先尊重別人。清人袁枚亦雲:“聖賢居心,大概從厚。”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寬厚的人,事事為別人設身處地,處處給人台階下,而不刁難別人。

第六,敬以承上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世間上,哪怕隻是一個小孩子,都需要受到尊重,更何況是提攜我們的長上呢?父母教養子女長大成人,有養育之恩;師長教授學生知識道德,有教育之恩;乃至主管對屬下的關心指導,有主從的倫理關係。古德亦雲:“不敬則事無成。”如果沒有前人的愛護,哪裏能夠成就現在的我們,所以對上應當心存感念和恭敬。

人與人溝通互動,靠的就是心和心的聯係,你用什麽心對人,則人也會用什麽心和你往來,因此當善用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