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能忍自安”,現代人總認為“忍”是吃虧的事,其實“忍”是大力、大慧的表現。忍耐不但能使人勇銳無比,也是人我相處的潤滑劑。唯有“忍”才會使萬物和諧、世界和平。關於“忍”的其他好處,提供下麵六點意見:

第一,富貴能忍能保家

有人一飛黃騰達,就變得驕橫傲慢,到處與人結怨。如果功名富貴當前,能退讓三分,必能保家保身、安然自在。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而不驕的人,才能永保平安。

第二,貧窮能忍能免辱

窮困時,若被人看輕恥笑,必須忍下來,若不能忍,就容易遭受更大的侮辱。《正法念處經》言:“若人修行忍,舍一切嗔恚,現在及未來,常得安穩處。”反之,一個不能忍饑耐貧的人,就會隨俗流轉,易招禍端。

第三,父子能忍能慈孝

父子至親,但是縱使血肉相連,觀念也會不同。當代溝出現時,要互相容忍,即便溝通不良,做子女的也要如孔子所言:“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多多體恤父母的辛勞,孝而能順,家庭才會美滿幸福。

第四,兄弟能忍能義篤

兄弟手足在一起,也會有利益衝突時,如父母偏袒愛護某一方,或權利、家產的爭奪等。假如兄弟手足間能互相謙讓、互相忍耐,就會情深義重;切勿因眼前一時的利益,而傷了手足之情。

第五,朋友能忍能互助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因此,朋友相處要如盲與跛,互相容忍、互相幫助,友誼才會長久。

第六,夫妻能忍能和睦

夫妻之間不能計較得太清楚,多一些體貼與寬容,感情才能維係下去。丹麥諺語說:“聾的丈夫,瞎的妻子,永遠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夫妻間若能多多了解、體諒對方的心情,家庭必會和樂溫馨。

古德雲:“事不三思終有悔,幸能一忍永無慮。”一時的忍讓,不但會成就事業,也能換來長久的安樂。若互相指責,隻會加深彼此的怨結;唯有忍讓,才是歡喜與融和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