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個人所想、所求不同;有的人想得到財物,有的人想得到名利,有的人想得到愛情,有的人想得到人緣,有的人想得到信用。如何才能有所得呢?以下人生的“四得”,提供參考:

第一,讀書讓我們得到知識

古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世間的學問,即使終其一生也學不完,所以我們每一天都要讀書,以獲取更多的新知。讀書可以讓我們明道理、讀書可以讓我們知未來。書是智慧的來源,書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書是明古鑒今的典藏,書是了解做人處事的圭臬。書可以讓我們增加能力,書是我們獲得知識的來源。

第二,工作讓我們得到經驗

在工作中,要能不怕困難,不懼失敗,才能成功。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是曆經一次、二次,直到第十次革命之後,終於在第十一次革命成功,所以,凡事隻要有恒心地去做,就能從工作中得到經驗。經驗,有可能是失敗的,也有可能是成功的。在失敗的經驗中,讓你有更多的反思與改善;在成功的經驗中,讓你有更多的規劃與整合,所以,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可以讓我們得到寶貴的經驗與技巧。

第三,人緣讓我們得到方便

“結人緣”就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的人做事不順,到處受阻;有的人則能通行無阻,到處受人歡迎,這就是從結緣中得來的。在日常生活中,一臉親切的笑容、一句鼓勵的讚美、一個舉手之勞的服務、一份真誠關懷的慰問,都能帶給對方莫大的快樂,增進彼此融洽的關係,也是廣結善緣的開始。有了善緣,就是給自己方便,有良好的人緣,才能行事順利。

第四,佛法讓我們得到喜樂

佛陀說法,旨在“示教利喜”,佛法是以利樂眾生為目的。人間因為有生老病死、有階級不平等、有人我鬥爭等種種的痛苦,佛陀一直不斷在思索如何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他教導我們如何去除貪嗔癡之苦。首先他告訴我們苦的來源,並教導我們離苦的方法,讓我們通過佛法的開導而覺悟自性,從而找到安心立命的方向,因此,佛法可以讓我們得到喜樂。

每個人從小就要讀書,尤其要讀人、讀事、讀物,更要讀懂人際的相處;懂得人際相處之道,就能獲得好的人緣,在工作上也能獲得幫助。其實,不論是讀書、工作,都是為了讓生活安定、詳和,而真正能讓心靈提升,就要靠佛法的修悟。

所以,這“四得”,就是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