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過的呢?有計劃嗎?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年之計,莫如樹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做好一年、十年乃至終生的生涯規劃。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對於自己一天的生活,尤其應該要有計劃,才不會虛度光陰,如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雖然一天天的生活,難免會有偶發的狀況,但是,在應付突發事件之外,我們還是要做好每一日的生活與工作計劃。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計劃呢?有四點提供參考:

第一,思考於清晨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早上是一日之始,也是腦筋最清醒的時候,你可以思考或在備忘簿裏記下今日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並做好計劃。比方說寫幾封信給朋友、完成朋友所托之事、完成主管交辦的事項等,如此,每日的工作就不會有差錯或遺忘了。

第二,行動於白晝

古語雲:“今日之事,勿俟明日,自己能為之事,勿諉他人。”白天從用過早餐之後,就是一天工作的開始,在每一天的白晝,你應該要積極進取,勤奮用心地把所有策劃好的事情,在這一天之內完成。

第三,反省於日暮

每天到了日暮黃昏的時候,要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我這一天當中有什麽功?有什麽過?”如袁了凡每天的生活都有“功過格”,記錄自己一天的功過得失;又如,曾子每日反省“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晚上如此反躬自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長期檢討每日舉止之得失,生活必能有所進步,道德必能有所增長,人格也必定能有所升華。

第四,休息於夜晚

到了晚上,是屬於休息睡覺的時間,不應該再去交際應酬。一個人如果過度消耗體力、精神,尤其是晨昏顛倒的夜生活,會把人弄得精疲力盡,讓自己第二天白晝的生活,沒有精神與氣力。所以,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人生活在紛擾的社會中,每天要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