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同樣的一天,有的人精神飽滿,日子過得很充實;有的人萎靡不振,整日無所事事。同樣的一天,以不同的態度麵對,收獲就有不同。所以,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訂定目標,管理好每一天的生活。“一日之要”有四點:

第一,一日之行要記錄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過了就不再回頭,如果不立即用文字記下,往往就平白消逝了。透過寫日記,可以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並作為自我的教育。寫日記不是記流水賬,可以作重點摘要,或記錄自己的慚愧、改過、精進、慈悲等等。經常寫一些與善相應的日記,久而久之,言語舉止也就能與善結合了。

第二,一日之事要反思

詩人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麵鏡子,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楚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夏朝諸侯有扈氏起兵叛變,大禹派兒子伯啟前往抵抗,打了敗仗。伯啟的部下想要反攻,伯啟不讚成,他說是自己的德行不夠,應當先反省、改過。從此,伯啟任用賢能並自我策勵,有扈氏得到消息,不但不敢舉兵侵犯,反而帶兵歸順。所以,通過反求諸己,找出錯誤的原因,才能修正自己的行為,否則錯誤一再循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一日起居要正常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人一旦失去健康,什麽都是空談。有的人為了賺錢日夜打拚;為了課業苦讀至三更,生活作息弄得晨昏顛倒,時間一久,不但降低效率,還使身體不堪負重,何苦呢?生活起居能正常,三餐定時,不過勞或過逸,才能擁有健康亮麗的人生。

第四,一日說話要歡喜

有的人一開口,就讓人歡喜好幾天;有的人一說話,就讓人心情低落。因此,我們說話要有分寸,要多說歡喜的話,少說悲觀的話;每天多說一些歡喜的話,不但激勵自己也鼓勵別人。而且,常說歡喜的話還能促進生活喜悅,化解嚴肅緊張的氣氛,何樂而不為?

美國富蘭克林說:“愛惜生命的人,不可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元素。”時間是寶貴的,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如何讓這24小時過得充實有意義?“一日之要”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