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家發現鬆鼠猴在孩子斷奶之前(3~6個月)習慣性地把寶寶背在身上,等到斷奶之後,鬆鼠猴媽媽會扔下寶寶外出覓食,這個時候小猴子會處於一種非常緊張不安的狀態,直到媽媽回來之後才會解除緊張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將鬆鼠猴分成兩組,第一組小猴子每天都和媽媽在一起,從來不曾分開,而第二組小猴子在成長到17周後,每周都和媽媽有1小時的分離,分離的情形持續10周。

    接下來,動物學家觀察比較了這兩組小猴子長大後對陌生環境的行為反應,結果表明那些連續分離10周的猴子在陌生環境中更容易緩解緊張情緒,他們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一些。而那些從來沒有和媽媽分開過的小鬆鼠猴幾乎緊張得四處亂躥。

    通過對行為進行觀察和對比,動物學家意識到適當的分離會給小鬆鼠猴製造更多的挫折以及鍛煉的機會,從而幫助小鬆鼠猴提升適應能力、承受能力。他們又想辦法觀察了兩組猴子的大腦結構和功能,發現有過分離的猴子的腦皮層控製恐懼消退的部位(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的皮層麵積比較大,因此它們更容易適應陌生環境,對於陌生環境帶來的緊張情緒的生理控製也更強一些。那些沒有經受分離的猴子的大腦皮層控製恐懼消退的部位(腹內側前額葉皮質)麵積相對較小。

    通過實驗和分析,動物學家發現早期分離對於鬆鼠猴抗逆力的增強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是提升抗逆力的一劑疫苗。動物學家認為鬆鼠猴的行為在人類身上也存在,可以說早期分離對於兒童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幫助,它可以通過設置挫折和障礙,讓兒童獲得更大的承受能力和意誌力,這與傳統依戀理論認為“早期分離是兒童的創傷”不一樣。有科學家曾經做過調查,發現那些從小短時間與父母分離的孩子,更加獨立,意誌力也更加強大。為此,科學家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麵就要懂得設置障礙和挫折,要經常讓孩子處於一種孤立的無助的狀態,這樣可以為孩子日後抗逆力的形成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挫折的設置還可以體現為延遲滿足,比如很多孩子經常會提出各種要求,而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失望總是采取立即滿足的舉動,孩子想要玩玩具,就去超市買玩具;孩子想要吃零食,父母就會立即從商店買回各種零食;孩子想要看電視,父母立即打開電視機。其實,如果父母在孩子提出要求時,能夠采取延遲滿足的方式,就可以強化和提升孩子的意誌力,並確保他們日後有足夠的抗逆力來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困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