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影星珍·芳達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女影星,一個曾7次獲得奧斯卡的提名並2次奪得奧斯卡桂冠的女星。不僅如此,她在1980年發明了減肥操,並因此風靡全球,個人聲望達到了巔峰。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她的年輕心態,即便到了70歲,她仍舊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仍舊喜歡接受各種新事物,體驗各種新式的生活。

    事實上,珍·芳達一生挫折不斷,遭遇了數次逆境,早在童年時期,母親就因為精神病而自殺,這給珍·芳達留下了一生的陰影,那個時候她就敏感地意識到生活中那些敏感的東西都在遠離自己,以至於到了12歲的時候,她試圖通過自殺來尋求解脫。

    而結婚之後,生活的不如意時時伴隨著她,由於從小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那時候她一直渴望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但是得到的卻是3次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婚姻,這讓她備受打擊,多次詢問自己“人生究竟還有什麽意義”。

    但她仍舊努力地想要挽救自己,盡管傷痕累累,她依然對生活充滿了各種渴望,依然積極主動地融入生活,積累生活經驗,充實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體驗不同形式的生活,遠離舒適區。而這種融入和體驗使得她意識到挫折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各種各樣的挫折經曆和壓力下,她對於生活的認知越來越深,個人的磨煉也越來越多,並慢慢提升了自己的抗逆力。

    生活無疑是最好的導師,在本書開篇的時候,就談到了個人麵臨的壓力大都來源於周期性變化、環境變化、人生積累,可以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曆直接影響了他對生活的感悟,對於危機的體驗,這些閱曆和體驗對於個人的成長,尤其是精神的成長至關重要。許多企業家的子女到了合適的年齡往往會繼承家族產業,但是這些剛從大學進入社會的人根本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因此不能立即接受家族生意,他們更多時候會被安排進入基層實習,會進入一線進行磨煉,會想方設法接觸更多的危機。比如小洛克菲勒在進入父親的公司之前,主動申請去最艱難的地方工作,主動申請去應對難度最大的工作,父親洛克菲勒樂見其成,安排兒子接受最殘酷的鍛煉。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人一生中經曆的挫折和失敗要遠遠多於成功,這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存在的,這些困難、挫折、失敗是絕佳的成長養料,可以幫助人們不斷強化和完善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應當主動擁抱生活,去經曆酸甜苦辣,去麵對各種形式的生活,嚐試著給自己一些不同的體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