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合群行為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人們不用思考就表現出對群體的渴望,這種群體傾向來源於人類的進化。由於個體的能力非常有限,單個體的人根本沒有辦法在遠古時代惡劣的生存環境中生存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抱團取暖,盡可能和更多的同類組成團隊,這樣才能增加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的機會,因此個體生存模式會不斷趨向於群體生存模式。在第一章,談到了生存困境對抗逆力形成的作用,而生存困境具有普遍性和群體性,可以說人類的行為不是為了個人的生存和繁衍,而是為了整個種族的延續,在麵對生存困境的時候,更多的是種群之間的協同作戰,可以說人際支持是抗逆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對於社會群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許多人也許意識不到這一點,可是所有人不妨想象一下,當一個人去麵對生活時,可能連一塊麵包也無法獲取,因為製作麵包需要一定量的麵粉和牛奶,而麵粉來自於小麥,牛奶來源於奶牛,還要有人生產製作麵包、麵粉的機器,簡單的一塊麵包實際上包含了社會合作的精髓。

    個人的行為無疑會降低生存效率,提升生存的難度,同時還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安全感的缺失,並直接導致個人在逆境中缺乏更多的自信。比如有的創業者如果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情況,那麽很有可能會就此遭遇破產的危機,這個時候孤立無援的他可能會產生恐懼感和挫敗感,並且失去解決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而有的創業者則會保持鎮定,能夠在危機中確保自己不會自亂陣腳,憑借良好的社會關係和龐大的社交網絡,他們可以成功借助朋友的力量來度過危機。在這裏,社交能力帶來的資源優勢無疑就體現出來了,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曾經對一些長期生活在與世隔絕環境中的人進行過研究,發現這些人雖然表麵上都喜歡獨處和安靜,但是孤獨的生活常常伴隨著恐懼感和無助。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他邀請了一些女大學生參加電擊實驗,並將學生分成兩組,在麵對第一組測試者時,他告知實驗者一會兒可能會遭受到強烈的電擊痛苦,甚至造成一些暫時性的傷害,這種說法直接導致實驗者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高恐懼的感覺。麵對第二組測試者時,沙赫則強調電擊電流很小,隻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感覺,結果第二組測試者的恐懼感非常低。

    當兩組參與測試的學生都被喚起恐懼感時,沙赫對大家說道:“實驗要推遲10分鍾,你可以到旁邊的房間等候,那兒已經有先到的被試者在等待了,你可以和他們在一起等待實驗;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在旁邊等待一會兒。那麽你是要和其他人一起等,還是一個人等,或者無所謂呢?”實驗結果顯示,那些高恐懼感的人比那些低恐懼感的人更加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實驗的開始,一個人的恐懼越深,他對於合群的需求和期待也就越大。通過這個實驗,斯坦利·沙赫證實了一點,那就是恐懼感是引起人們合群傾向的一個重要因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