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棟大樓發生火災之後,很多人在大火中喪生,那些在大火裏順利逃生的人雖然保住了一條命,但是身處逆境帶來的絕望感和創傷讓人感到恐懼,以至於在災難後,人們的情緒、認知、行為活動都會發生改變,他們開始經常做噩夢,夢裏會重複大火中逃生的場景。不僅如此,他們還因此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經常出現幻覺,對於幽閉的空間,諸如狹窄的房間和電梯產生恐懼心理,而且一個人待在房間裏的時候會感到害怕和不適。幸存者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身心上的不適,他們在日後的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礙。

    受害者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會出現神經興奮的現象,對於一些細小的事情過分關注和敏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失眠,容易在睡夢中驚醒,表現出焦慮、抑鬱、自殺傾向,甚至可能導致人格發生改變。

    這一類情況在地震、海嘯、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一些意外災難中也會出現,很多劫後餘生的人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是由於在災難中遭受了嚴重的刺激,他們的承受力和精神意念受到了嚴重衝擊。這種衝擊會給人的精神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留下後遺症。他們對於類似的話題會害怕提起,並且希望逃避這段記憶,但偏偏經常性記起。

    劫後餘生的人們往往會在心理和精神方麵遭受到巨大的創傷,以後的生活可能經常會伴隨著焦慮、恐懼、煩躁、消極、抑鬱等負麵心理,從而降低生活質量,並且降低個人對生活壓力的承受能力。這些往往被稱為災害創傷應激障礙,主要是指受災人出現緊急的、威脅生命的,或者對身心健康存在威脅的經曆後,在創傷後出現長期的焦慮和激動情緒。

    正因為如此,很多心理學家主張對那些劫後餘生的人進行心理修複,幫助他們重建一個健康的心理。西方的一些學者提出了PTG模式(prowth:創傷後成長),主要指某個人體驗過精神痛苦之後,往往會獲得長足的自我成長,可以說創傷並沒有完全擊垮一個人,反而會加速個人的成長。不過這種創傷並不是直接轉化成為個人的行動力和成長力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在於精神創傷的修複工作,即先從創傷中恢複過來,獲得逆境的免疫力,然後想辦法尋找克服逆境的方式。

    如何進行創傷修複呢?最主要的是進行心態上的調節,比如很多經曆過災難的人對於生活非常敏感,對於環境中細微的變化都會產生一些強烈的反應,為了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往後的生活,需要及時走出陰霾,比如多接觸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歡且充滿快樂的事情,這樣就能夠有效轉移注意力,同時重建生活的熱情和信心。也可以多和朋友出去走走,參加一些輕鬆的簡單的娛樂活動,多做一些陶冶情操的工作,諸如養花、養鳥、學習書法和美術、彈一彈鋼琴、學習茶道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