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在19個月大的時候,她不幸患上了猩紅熱,並失去了聽力和視力,疾病讓海倫變得很自卑,在小時候,她會刻意躲避其他人,會抵觸與其他人進行交往。而沙利文女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海倫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的。

    沙利文女士了解海倫的心病,因此她在與海倫認識的第一天就引導對方用手去觸摸這個世界,嚐試著用觸覺來學習和掌握知識,比如通過觸摸學習手語,摸點字卡進行閱讀,觸摸他人的嘴唇來學習如何說話。

    除了傳授知識以及教會各種學習的技能,沙利文女士非常注重對海倫進行精神上的鼓舞,平時一直都教育海倫保持樂觀的心態,培養對生活的熱情與興趣。隻要有空,沙利文就會帶著海倫融入大自然中,兩個人一同在草地上打滾,聞著花香和泥土的氣息,在沙利文的鼓勵下,海倫第一次摸了剛出生的小豬。在相互接觸的時候,她幾乎將所有的愛都奉獻給了這個不幸的女孩,這讓海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愛和溫暖,也徹底改變了海倫的人生,她最終克服疾病,成了美國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學家。

    當上帝關上一扇門後,總會打開一扇窗。一些心理學家曾提出能量分配的理論,他們認為從身體能量分配的角度來說,當某一部分的身體器官和組織損壞之後,相應的能量供應就會停止,而這個時候,更多的能量就會集中在其他健康的組織器官上,這也就意味著那些組織器官的發育會更加強大,意味著人們可能在某一方麵具有強大的優勢。

    而更多的人相信,這是心理導向和個體選擇的作用,當人們意識到無法正常活動某一部分的身體,就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那些健康的組織上;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無法完成某些事時,就會想辦法去做那些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視力不好或者沒有視力的殘疾人,往往擁有強大的聽力和觸覺感知能力,因為他們一旦失去了視力,就會被迫強化其他的器官來感知周圍的環境。同樣地,如果一個人身體上有殘疾,那麽他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勤奮,學習成績更加出色,創造力更強,藝術成就更高,他們更容易展示出其他一些天賦。

    還有一些患有自閉症的人雖然無法和社會進行交流,甚至不具備生活自理的能力,但是他們具有非常強大的畫麵思維,甚至可以將數字變成畫麵。比如很多人在麵對複雜的運算時,常常不知所措,會耗費很多時間進行運算,但是對於某些自閉症患者來說也許隻是幾秒鍾的事情。原因很簡單,他們可以將看到的數字轉化成圖畫,並直接說出答案。還有一些心理學家特意做了實驗,他們將一盒火柴倒在地上,全部散開,普通人可能要花費三分鍾時間數清楚,而自閉症患者可能隻需要兩三秒鍾說出答案“115根火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