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順境中人往往難以取得很大的成就,那些最出色的工作往往都是在逆境中完成的,因為當人們處於逆境中時,思想上的巨大壓力,身體上的痛苦折磨會成為精神上的一種興奮劑。

    作家塔勒布曾經提出了反脆弱性的概念,他認為有些東西可能會從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等情況下時,它們並不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反而能夠獲得正麵的刺激,促使它們能夠茁壯成長和壯大。可以說,反脆弱性是那些從混亂和波動中受益,且需要這種混亂和波動才能維持生存和實現繁榮的事物的特性。在生活中,人們經常談到複原力,這是一種讓事物抵抗衝擊,保持原狀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則讓事物變得更好。這種反脆弱性就是一種抗逆力,就是個人對於各種困難的應對和處理能力。

    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想要讓自己獲得成功,想要將自己的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那麽就要掌握抗逆力,就要懂得比其他人更加善於堅持,比其他人更加懂得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一般來說,提升這種抗逆力需要人們保持對困難的承受力,還需要保持最基本的認知能力。比如,人們需要意識到創業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一個從0到1,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並不能確保所有的成長因素都是合理的、到位的,並不能確保自己不會出現什麽差錯,而創業本身是允許人們試錯的。人們還需要意識到創業是一個周期性的活動,有起步,有發展,有高潮,也有低穀,整個創業過程就是循環往複這些環節。了解了這一點,人們就不會總是以懷疑自己的眼光來看待創業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

    此外,創業者需要建立正確的成功思維,那就是任何1次成功可能都是建立在前麵100次失敗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前麵的失敗做鋪墊,那麽人們幾乎不太可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蹴而就。華為公司如今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公司,但是在創業初期,它經曆了很多挫折,數次瀕臨破產,還有好幾次陷入發展停滯的危機,但是依靠著強大的韌勁,任正非和華為全體成員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總而言之,失敗更像是一種常態,一個必然經曆的過程,考慮到創業本身就是充滿風險的活動,人們需要對這個過程保持寬容的態度,需要對自己的成功保持最基本的耐心。要知道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創業中遭遇失敗,但是誰能夠堅持得更久一些,誰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處境,誰就可以更快地適應逆境,可以更好地保持工作狀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